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亩田,种桃种李种春风,梨花开尽春又来。
——三毛
祖父,以农为业。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一块农田,对于像祖父这样的人,意味着实在太多了。青年,祖父挥洒汗水于田野中,这块田陪伴祖父度过他的青春岁月,从懵懂无知再到褪去幼稚;壮年,祖父披星戴月于田畔中,这块田同样陪伴祖父度过他的热情芳华,从心高气傲再到成熟稳重;老年,祖父佝偻着背行于田垄上,这块田仍就陪伴祖父度过他的垂暮之年,从成熟稳重再到精神矍铄。对于这片土地,祖父爱得深沉,倾注了自己大半辈子的心血。
是啊,土地与农民,就像这根与源,二者相辅相承,源远流长。无地不成,无农抑不成。
祖父常说,做农民的拼的就是一股劲,与天斗,与地争,与人和。
庄稼收成好坏一半靠天,一半靠人。天气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生活状况水平。丰年望来年,歉年祈风雨。而往往农民处于弱势,不得不臣服于其。然而老话又说,事在人为,三分天定,七分人为。农民们通过自己的双手与天地斗争,改良土质,造渠引水,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绽放着自己生命的价值。
都常说“菜贱伤农”,农民们由于受教育水平、环境封闭等原因,信息天然不对称,除了辛勤劳作外,只能追着市场的尾巴跑,造成了什么值钱就一窝蜂种什么,而到收获之际,导制供大于求而产生果贱伤农的情况。
祖父谈及此时,先是满面的忧愁,可又嘴角微咧,皱纹挤在一块,像是夕阳下绚烂的晚霞,双目也变得更加有神,似乎有着满心的话想要吐露一番。
农民是中国的脊梁,支撑着祖国的发展。国家深切认知到这一点,对于咱农民啊,那可是用尽心思帮助农民。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无论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还是依靠互联网,帮助农民兄弟们运用大数据的力量,科学引导,未雨绸缪,这都在根本上保障了农民的发展未来。
你瞧,这方圆百里,每家每户跟着党前进,现在那叫一个好啊。用了这先进的灌溉方法,那菜长的那个劲儿可叫一个厉害咧。面对丰收时,也不必为之忧愁,不再为之哭泣,而是兴高采烈得欢庆丰收。这粮食啊,也不必担心卖不出去,价钱不够了,现在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亩田,种桃种李种春风。而农民的这亩田便是脚下的土地,而国家心中的田便是脚下这片土地上辛勤劳动的农民。农民用心灌溉脚下这片土地,使得这片土地变得更加肥沃,使得粮食更加丰硕。祖国则是用自己的行动,灌溉着心中的田,让其中的作物茁壮成长,而等到来年,静待梨花开尽春又来。
闲暇偶尔之际,行于田垄之上,望着这翠色随风摇曳,像是波浪般,富有韵律。远处,初生的太阳挥洒着金色在这片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