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用蚂蚁之眼观察学生

        今天是深度学习研讨的第三天,我有幸在郑晓万老师执教的小学二年级科学课《玩磁铁》中第二次用蚂蚁之眼观察学生。在本课当中,郑老师以“玩”作为导入,先让孩子们自己寻找小小朋友——磁铁,然后带领孩子们认识磁铁,探究磁铁的磁性,进而又探究磁铁的各种奥秘。郑老师巧妙地设计了多轮环节,让学生通过认知冲突自己提出想要探究的问题,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探究磁性,初步体会探究的过程,这一探究完成并总结方法后,郑老师又放手让孩子们独立探究磁铁还有哪些奥秘。在学习当中,学生充分参与,展示出了一个从真实学习迈向深度学习的过程,引导了学生掌握了正确的科学交流方法和倾听与表达的能力,充分体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这是我们小组讨论这节课上孩子们的表现画的思维导图

        今天我确定的观察对象是唐翊豪同学,他一节课几乎都是很开心很快乐的参与在学习中,但是偶尔也有不高兴的时候,下面就跟我一起来看看他的微表情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找小小朋友

找到了!

与同桌一同观察

一起商量方案

开心

同桌作为代表回答老师问题

同桌一同猜想预测

分工合作

体验成功的乐趣

在其他小组交流展示时,偶尔也溜号

在老师用语言提醒后,立马集中注意力

大胆预测

仔细观察同桌做实验

检查自己写的结论,等待老师的点名

终于上台展示了

非常兴奋的去前面听同学跟老师说悄悄话

    这就是我用蚂蚁之眼看到的孩子的表现。感觉到学习共同体真的让学生从真实学习在向深度学习过度。当然,要想让孩子们从真实学习过渡到深度学习,还需要老师的引导,比如孩子回答问题时,要面向大家,甚至整堂课其实都在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学会倾听,互相尊重,相互协作,进而达到让孩子们真实的参与其中,并且尝到成功的喜悦。研修结束后,我也要开始尝试在我的课堂上实施学习共同体,让师生、生生共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