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到北欧某国做访问学者的女士,分享他曾经历过的这样一件事儿。
有一个周末,她到当地的一位教授家中做客。一进门,她就看到了教授五岁的小女儿,小女儿满头金发,漂亮的蓝眼睛让人觉得特别可爱,她不禁在心里称赞小女孩儿长得真漂亮。
当她把从中国带去的礼物送给小女孩儿的时候,小女孩儿微笑着向她道谢。这时,她禁不住就赞美说:“你长得这么漂亮,真是可爱极了!”
这种赞美是中国父母非常喜欢的,可是他万万没想到,那位北欧教授却毫不领情。在小女孩离开后,教授的脸色一下子就阴沉下来,并对中国访问学者说:“你刚才的赞美伤害了我的女儿,你要向她道歉。”
访问学者非常惊讶,她回答说:“我只是赞美了你的女儿,怎么会伤害他呀?”
但是,这位教授非常坚决地摇了摇头说:“你是因为她的漂亮而夸奖她。但漂亮这件事,不是她的功劳,这取决于我和她父亲的遗传基因,与她个人基本上没有关系。”
教授接着说:“孩子还小,她不会分辨,你的赞美就会让她认为这是她的本领。而且她一旦认为天生的漂亮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就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这就给她造成了误区。”
“其实,你可以夸奖她的微笑和礼貌,这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所以请你为你刚才的夸奖道歉。”
中国的访问学者只好很正式地向教授的小女儿道了歉,同时赞扬了她的微笑和礼貌。这件事让这位访问学者明白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赏识孩子的时候,只能赏识孩子的努力,而不应该赏识孩子的聪明与漂亮。因为聪明漂亮是先天的优势,不是值得炫耀的资本和技能,但努力则不然,它是孩子后天的心态与行为,应该予以肯定。
更好的赞美应该聚焦在孩子的行为,而不一定是已经呈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