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妈
超市里,老公推着购物车,忙不迭地往车里放着旺旺大礼包。
我一脸不高兴地站在一旁,一动不动。
“你确定要回乡过年?”我再一次问他。
“那当然,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老公头也没回,拿完大礼包,眼睛又瞄上了“老白干”。
“你知道回一趟老家得花多少钱么?”我没好气地接着问他。
“知道,一家两瓶酒一个大礼包,300块,总共七家,一起2100,给小朋友和老人红包,5个小娃,一人200,两位老人,一人800,一起2600,一共4700。”
老公这帐倒是算得顺溜。他一边说着,一边推着购物车走向了售酒区,我只能紧随其后。
“还有开车回去的油费,酒店住宿费,核酸检测费,以及可能要冒的感染风险呢?”我像发射子弹似地,“嘟嘟嘟”向他连发几大问。
“省内不用核酸检测,有绿码就行。回去回来油费600,酒店住宿三晚1200,至于感染风险,你觉得会有吗?乡里安全得很!”老公有点不耐烦了,回头看了我一眼,“喂,我说你今天是怎么了,不是你说3年都没回老家过年了吗?”
是哦,被老公这么一说,我突然发现自己确实够纠结!
明明是回自己娘家过年,我怎么搞得像回婆家过年似的,太不爽快了!
结婚后,若是与父母不在同一城市生活,回哪方老家过年就是个问题。
各地风俗不一样。
有地方比较讲究,要求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回娘家过年,只能初二回娘家拜年。
老公老家那边就是这样,叔叔的小女儿嫁到了广西,想回来过年,叔叔不让,说嫁出去的闺女只能初二进家门。
也有地方不再遵行旧俗,嫁出去的女儿一样可以回娘家过年。例如我老家那边就不讲究这些了,女儿也当儿子看,想啥时候回家过年都行。
那么,问题来了。
你们那儿的习俗又是怎样的呢?你们今年准备回哪儿过年呢?
不论怎样,年关将近,又遇疫情,回不回家过年,回谁家过年,确实是夫妻双方需要好好商量一下的事情。
今年各地政府提倡“就地过年”,能不回就不回,减少人员流动。我们一家子最后也决定不回家过年了。
其实想想春节期间回乡,除了有感染风险,各种过节费用还高昂,真不如节后抽个时间回去,那时人少花的钱也少。
只要人在,亲情在,哪天不是过大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