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巨星》是阿米尔汗的新作,借一个女孩是歌唱之路上冉冉升起的神秘巨星之名,讲的是女孩妈妈是神秘巨星之实。一部反映印度女性意识觉醒的电影。
有人说,这部电影说明阿米尔汗的电影神话消失了,但我觉得恰恰不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这部电影是隐藏主角的,观影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引导你觉得这部电影的主角肯定是孩子,因为她唱歌,账号名叫神秘巨星,又一步一步走上巨星之路,但看的时候总感觉怪怪的,一些细节那么模糊,孩子的成长之路也太理想化了,真的像一部烂片。随着故事的展开,孩子得知了自己曾经差点在出生之前就被人谋杀,以及在颁奖典礼上的那番话,都让我们意识到了,原来这是导演挖的一个坑,主角从来都不是孩子,而是那位伟大的母亲。这时候再回过头来看,只要是和母亲有关的剧情展开的都有血有肉,父亲家暴时,孩子在颤抖,屏幕外的我,心也在颤抖,因为恐惧,因为愤怒。母亲固执,不愿意改变现状,我跟着一起惋惜,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母亲意识觉醒,在父亲面前为女儿、为自己争取应有的权利,我跟着一起感到畅快不已。这就是导演的高明之处,能让屏幕外的你,心弦跟着一同起伏,怎么可以说是一部烂片?
正因为影片描写的是一位伟大的印度女性,并且详细刻画了她的家庭生活,所以她的教育智慧是我们不得不提的。这位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不识字,但是她用她的睿智支持了她的孩子成为了超级巨星,但到底怎么支持孩子呢?砸锅卖铁够不够?
启示一:砸锅卖铁不够,还得不功利
女孩的成功有两大重要的道具,一是吉他(乐器),二是笔记本电脑。
妈妈是不工作的传统印度女性,没有经济收入来源,一切丈夫不支持的经济花销都不能实现。但从丈夫的观点来看,只要不是学校的花费,为女儿的一切都是不支持的。吉他是靠偷拿爸爸的钱买的,电脑是妈妈唯一的一根金项链换来的。这样的牺牲伟大吗?伟大!但我相信在中国,在我周围的妈妈如果形势所逼,一样做的到,但难在第二点。
乐器和电脑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送孩子的两大礼物,但是这两大礼物对我们的影响是怎么样的呢?
有的时候我们会把乐器当成礼物送给孩子,但是这之后可能就是漫漫长征路,痛苦的第一步开始了。你们陷入一个循环,你逼着孩子练,孩子不要练,你痛苦地说服或打骂孩子,孩子终于练了,第一天的战斗告一段落,但是第二天这个循环再一次开始。等哪天你累了,或者孩子不听话了,这个循环断裂,乐器训练宣告结束。如果是砸锅卖铁地给孩子买了乐器,还请了老师,这个情况会更糟。家长的说服中必然会提到自己为了孩子学习乐器吃了多少苦,这样做的初衷当然是为了打动孩子。但是到了孩子这里,就变成了一边不想学,一边受到良心的谴责,这样的孩子在放弃了乐器后,是不太会再去捡起这个乐器的,因为这件乐器提醒了他,他是怎么辜负了父母的期望,他是怎么对不起父母,那是他的内疚之源。
电脑对你家庭的毁坏也不会小。它一般性是以一个奖励或是礼物的形式来到了孩子的身边。电影中的女孩儿拿到电脑后,发疯般地喜欢,拿着电脑看剧、自拍、上网,甚至睡觉都抱着电脑玩,这是孩子的天性,但如果你的孩子也这样,你会怎么样?估计你心里已经在打鼓了,你不觉得我的孩子获得了快乐,我好高兴啊。而是觉得,完了,我的孩子要玩物丧志了,我可要在开始就掐断他这种苗头,于是你开始百般阻挠孩子和电脑的亲密接触,抱着电脑睡觉这种事情真是想都不要想。这个故事像极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因为你和电脑家族之间的仇恨,你不让你们的孩子在一起,结果也是一样的,你的孩子和电脑因为你的阻挠,他们越爱越深,似乎像被催眠了一般,爱的不可自拔。我看过太多孩子和电脑之间的疯狂故事,也许真的不是因为家长管的太松,而是管的太简单、太粗暴。
电影中的妈妈在送了女孩儿这两件礼物后,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什么要求都没有!这两样东西是礼物,不是孩子的负担,也不是家长的负担。甚至女儿想弹着吉他去参加邦际的歌唱比赛还得征求母亲的同意,最后因为可能会被父亲发现,所以拒绝了。孩子玩电脑玩疯了,家里的人甚至陪着她一起玩,一起去探索世界。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下,女孩一天半夜醒来,看到了别人在网站上的歌唱视频,马上想到了自己也可以试试。
当然,这不是说,家长应该放任孩子,而是放下你的功利心,如果你决定将这样东西送给你的孩子,请不要对她提出太多的要求,让她去尝试,给她足够的支持,让她在轻松的氛围下自由成长。不要让乐器、电脑成为你和孩子之间矛盾的引爆器。甚至每天都要不停地引爆。
虽然说乐器不是电影中的母女俩的矛盾引爆器,但是关于梦想,关于追寻自由一直是母女两矛盾的焦点,两个人也常常为之争吵,那要怎么才能不至于伤害彼此的感情呢?
启示二:别忘了给亲情账户存钱,经营好精心时刻
电影中有一个镜头让人印象深刻,母亲从父亲的皮夹里偷钱,放到自己的小花钱包里,我本来还想他偷钱要干嘛呢,以为她是准备存钱出逃。后来小花钱包再次出现了,我的疑团解开了。母亲带着小花钱包和孩子出去happy了,带着孩子买冰淇淋。虽然冰淇淋掉在了地上,钱不够了,但是他们仍旧开心地大笑。这就是母亲的睿智啊,她知道要和自己的孩子维护关系。
看电影时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最后母亲说要带着两个孩子离开父亲时,两个孩子都心甘情愿地跟着没能力赚钱的妈妈走。女儿是不用怀疑的,父亲应该是不怎么喜欢她的,也是她支持父母离婚的。但是小儿子呢?父亲对于这个小儿子是非常疼爱的,不管有什么活动都带着儿子去,甚至在带着儿子参加婚礼时,亲自帮儿子穿鞋,这种行为对于大男子主义的人来说,是多么罕见啊。可是儿子就是心甘情愿地跟着注定贫穷的妈妈走了,只是用大眼睛扑闪扑闪地看着爸爸,连挣扎一下的意图都没有。这就是有没有往亲情账户里存钱的区别了,或者说有没有存孩子认为的钱了。
比如说,我们来看几个实为取钱,但是你可能认为存钱的行为。
开车接送孩子去上补习班。你觉得你的周末全泡汤了,就为了开车接送孩子奔波于各种补习班之间,孩子可以省去舟车劳顿,你付出了好多时间、精力、金钱。可孩子的解读可能是,补习班不一定是我要去上的,你开车接送我是为了盯着我去没去。
给孩子买了好多学习资料。你觉得你非常用心,孩子一开学就给他买好了各种复习题集,支持他的学习。孩子心里只会想,OMG,又来了。
你盯着孩子读书,为他操心。你说,我今天这一切的严格都是为你将来好,孩子,你到底知不知道。孩子会说,知道,谢谢爸爸/妈妈。但是这笔亲情账户的存款到账时间可能也是在将来。
曾经,在亲戚群里有人想发起一个周末的聚会,群里的小学娃妈就说了,周末实在是不可以。孩子非常忙,要写作业,要上补习班,我们自己都没有时间出去玩,根本不可能参加聚会。那他们亲情账户存款的时间又在哪里呢?
盖瑞·查普曼的著作《爱的五种语言》里提到,肯定的言语、精心的时刻、接受礼物、服务的行动、身体的接触是爱的五种语言,可以保持各种关系新鲜。我觉得肯定的言语,讲起来得有艺术,不是每个家长都会夸自己的孩子;礼物有危险,我们已经讲了乐器和电脑带来的恶果了;服务的行动我们一直在做,可是讲不定人家根本不领情;身体接触倒是挺简单的,经常拥抱你的孩子吧;精心时刻其实是我们非常需要,且也是非常简单能够实行的。
精心时刻到底怎么做呢?什么是必须的呢?
钱吗?无所谓,你有个影片中母亲那样的小花钱包就够了,甚至没有钱也没关系,还可能往往因为没有钱而造成了难忘的回忆,这种经历可能是为亲情账户里存上一大笔钱的契机哦。
投入的心吗?那是必须的。你必须心无旁骛地跟孩子在一起,充分享受那一刻,因为孩子感受的到。
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在享受精心时刻,是不是在亲情账户里存钱呢?那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孩子是不是在发自真心的笑。不管是哈哈大笑,还是轻轻地微笑,那都是精心时刻。
那我们来看下面两个场景,哪个更可能是精心时刻。
场景一:一家三口,身着华服,高档餐厅,一桌美肴。母亲高贵典雅地滑着手机,父亲仪表堂堂地接着电话,孩子低着头,拿着叉子无聊的戳盘子里的牛排。
场景二:朴素的客厅,父亲在给大家解读报纸上的趣闻,母亲和孩子在沙发上坐着听,讲到有趣处,全家哈哈大笑。
场景一是我某次出去吃饭时看到的,场景二是至今躺在我记忆深处,是我还不识字的时候常常发生在我家的场景。到底什么是精心时刻呢?思考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