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妈妈都很头疼自家孩子的吃饭问题.
小小鱼也是因为从小在吃饭这方面就表现的特别乖巧.
才会让每次见过他吃饭的朋友都很喜欢他.
第一次外出就餐是他四个月的时候.
那一天我生日.
邀约了几个就近的姐妹和她们的另一半一起吃饭.
切蛋糕的时候拍了很多照片.
还有好多张是姐妹帮我们一家三口拍的照片.
当我翻看照片的时候发现全程他眼睛都是盯着那块蛋糕的.
4个月的月龄还只会伸舌头流口水.
但那股对食物的专注和爱慕之情简直溢于眼神.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
每个我观察的镜头里面.
小小鱼都是一副对吃的表现出非常爱的样子.
因为我自己本身是一个很爱吃的人.
所以当一个小宝宝对食物表现出如此炽热态度的时候我也并没有太多的感觉.
直到越来越多的朋友不断的表扬小小鱼吃饭很乖这件事.
我也才意识到.
一个吃货妈妈面对的宝宝一定也是爱吃有食欲的.
因为孩子是最纯然的生物
生存的第一个技能就是模仿
当你在孩子面前表现的是一种你在享用美好食物的样子时
孩子是很容易模仿这份享受美好的状态的.
我还没有小小鱼的时候和一个朋友走的很近.
常常周末去她家蹭饭.
陪她家宝宝玩一下.
最常听到的一件让她烦恼的事情就是宝宝的吃饭问题.
她家宝宝肠胃不好.
随便吃点什么就容易便秘.
严重的时候常常只能使用开塞露才能缓解宝宝因为便秘而哭吃饭没胃口的各种闹腾症状.
那时候她有句话我印象很深刻.
她说宝宝两岁前就只有吃喝拉撒睡这些事.
一旦吃的环节出问题就会连带后面所有的事情都变得艰难.
那时候我对此还没有太多感触.
但确实眼见他们夫妻因为宝宝吃饭这件事没少让他们折腾很辛苦.
记得那一次带着小小鱼去他们新房子度周末.
她家先生看着坐在对面自己拿一根菜叶吸的很开心的还没长牙的小小鱼.
再看着坐在儿童餐桌椅上正在吃妈妈剪的很小粒很短的食物的已经两岁的宝宝.
突然说:要是都像小小鱼这样爱吃东西的宝宝,再来几个都可以.
这真是一种看着是最低实际上却是很多父母都觉得特别艰难的要求呀.
不知道是朋友养的太精细化.
让小孩子的肠胃对食物的反应变得特别敏感.
还是因为天生瘦弱娇小的宝宝吃东西都特别没有食欲.
但反正我认识的朋友怀孕前体重74斤.
产后也是非常快速的就恢复成原来瘦弱的样子了.
对于吃东西更是精致追求.
饭量也是从来点到为饱.
从不委曲求全自己的肠胃去勉强吃下还剩一些的美味.
妈妈在吃饭这件事上给孩子的提示信息非常关键.
很多妈妈对食物的精致追求.
无意识的情况下帮孩子过滤掉很多本该去尝试的味道了.
导致孩子的肠胃养成习惯性的只接受一些食物.
但凡出现一点不习惯的肠胃立刻就会通过便秘或呕吐反应出来.
所以妈妈给孩子传递的有关吃饭的信息非常重要.
我就见过一个从小就每隔1个月就上一趟医院的小孩子.
还亲眼看见过她是如何将全部食物一股脑的呕吐出来.
她在很小的年纪就常常做雾化.
头部脚部手部基本都因为打点滴而插过针管.
我有几天一起吃饭的时候就注意到她基本不吃饭.
据说老人带的时间里每一餐都是端着碗在小区里追着喂.
小孩子每次吃饭都全家总动员一般的各种骗和哄着吃.
所以造成孩子以为吃饭是一件可以选择形式的事情.
她可以跑着被追喂.
也可以看着电视和手机只顾张嘴.
亦或是被逼着吃下去后马上又当着你的面全部吐出来.
这些都是孩子从妈妈那边接收到有关吃饭形式的错误信息.
我听说过哄骗追喂吃饭最夸张的应该是一个朋友提过她那时候喂她外甥女的经历.
大家分工协作追喂.
抱到老家那种村里的山上哄着吃几口.
如果端到山上追喂的饭菜凉了打电话给山下的家里.
马上再送一波热乎乎的菜.
如此反复的动用全家人一起追喂的吃饭形式的培养我是坚决不认可的.
吃饭前戴上围兜或穿上围衣坐在宝宝餐桌椅上是一种传递给孩子准备吃饭的仪式信号.
而不怕脏乱的给孩子几次尝试自己取食和进食的机会是更好的培养他和食物之间的亲密认识.
最后是不吃就停止喂食和直接行动告知孩子等待下一顿开餐才可以再吃是为了告诉孩子吃饭时间是固化的.
这些有关吃饭的信息传递和归化是适用于已经开始添加辅食的六月以上月龄的孩子.
也许是因为我属于自身较懒图省事的妈妈.
所以我更加重视给他传递这些独立进食,固化饭点和就餐形式的信息.
所以小小鱼吃饭都习惯穿着围衣坐在宝宝餐桌椅上.
也不用开着手机或电脑哄着喂他.
关键是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会探索着自己进食.
从最开始的抓着食物在小脸蛋上打圈终于找到嘴巴投放进食物.
到现在可以自如的拿着小勺子悠然的将食物送进嘴巴.
慢慢长高的时候也学会了借助资源自己爬到茶桌椅上准备吃饭.
所以每次的外出就餐和朋友约聚我都敢带着他.
因为见过他吃饭进食的朋友都是非常夸赞和羡慕的.
所以妈妈们可以尝试从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传递准确的有关吃饭和食物的信号.
培养孩子吃饭好习惯其实可以帮助妈妈解脱很多困难和烦恼的.
一点小建议也许不适用于很多小朋友.
但如果是有效的方式真的不妨一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