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007已经11周了,随着时间神药的持续治疗,新鲜感已经渐渐褪去。生活还是要回归自己的舒适区,所以,最近几次作业的提交总是越来越接近于最终的作业截止时间。终于,2018年7月7日的作业,突破了底线,下午五点前提交作业(我自己参加007时给自己划的红线)的行为准则第一次堂而皇之地刺穿了。
没有什么理由,仅仅是简单的不想,于是可以预知的结果就一点一点的逼近,而自己只能无奈的被动接受。回想这一周(实际上是九天)的生活经历,有无数次在内心提醒自己:“作业、作业、作业”。然并卵,自己总是给自己找到各种的理由:“要开会、要写方案、要安排布置工作、要考虑融资计划、要接触投资公司。。。。”,总之,刚开始那个每天写作一个半小时的7年目标早已经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其实,在更大的尺度上回忆一下我的人生经历,不就是这样的一个又一个不断的循环吗?生命看似是一条有起点也有终点的直线,实际上只是一个不断循环重复的圆而已。因为我们的习气让我们不由自主的就做了选择,终会回归于我们的舒适区:那个开始出发的地方。于是,名之以“随缘”,轻轻松松的放弃了自己的初心。网上有句话说的挺逗:“2018年的目标就是搞定2017年那些原定于2016年完成的安排,不为别的,只为兑现我2015年时要完成的2014年的诺言。”
如果在更细微的角度去观察每一次的选择,我发现我的表现形式是逃避于即将发生的写作。通常内心一个写作业的念头的升起往往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一段闲适时间。在完成一次团队沟通或者一个重要会谈后,总归会出现的时间段。此时的我还沉浸在刚刚发生的事件所带来的感受中,无论喜乐怨憎,感受与情绪渐渐的消退,思维的速度也开始放慢,写作业的念头就这样突然的冒了出来。此时的选择只有一个“再等等”,但原因有两种:“还有时间”,“到底要写什么呢?”。然后时间就这样不断的被消耗,再加上日常生活中太多重要性高于做作业的事件的干扰,最终“不可以在五点后提交作业”的红线就如此轻而易举的突破了。
是的,每一次拖延的发生都是上述的一个心理活动的呈现,很多事情总是在不得不做的时候,才会去做。于是,我在今天下午五点开始思考主题,并开始写作,目标是晚上八点前提交作业,目前没有什么比这个事情更重要了,包括吃饭。。。
其实拖延只是我给自己找了一个借口,哪有什么拖延,明明就是:活在过去的感受中,享受着当下的安逸,回避着未来的发生。
心随境转为凡。
怎么对治?把每一秒当做生命的最后一秒去活吧!
后记:
我正在读《一年通往作家路》。本文是读书过程中的随笔练习。下面是按书中的模式,对这篇作业做的规划。
- 笔调,第一人称,写自己本次作业的拖延。
- 形式,回忆自己本次作业拖延的过程,寻找内因。
- 戏剧性,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解剖,聚焦到思考拖延的实质是什么。
- 真相,沉醉于过去,安逸于现在,恐惧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