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小国的皇子,在他还是个少年的时候,他有个朋友是一个书生。书生年纪不大,却从小云游四方,见识广博。
那时候大陆上最大的国家叫做姜,它已经在大陆上经久不衰了许多年。
书生告诉皇子,没有什么国家是可以永远强盛的,再强大的国家也有弱的时候,现在姜国开始慢慢走下坡路了,你不打它也会有别人先打它的,现在正是打倒它的好时机。
皇子本人并不怎么聪明,经世济国的本事不怎么好,却运气好交了这么一个有谋略的书生朋友。他对这个朋友很是信任,他向书生承诺以后他当了皇帝,一定把所有的军队都交给书生来调遣,书生可以带着这些军队攻下姜国的土地,成为名扬千古的能臣。
后来皇子果然当上了所在小国的国王,他如约把所有的军队交到了书生手上。
书生只带领着小国的寥寥军队出了城门,回来的时候,带着姜国的万里江山,曾经的小国皇子,如今的小国皇帝,一跃成为整个大陆上最有权势的人。
没人知道书生如何做到这些,只知道姜国王宫的大火烧了七天七夜,大烟蔓延了千里,姜国便灭亡了。
从此书生便不再岌岌无名,只用个书生做代号了。
他是新的强大国家的开国功臣,是名声传遍整个大陆的传奇。
他的姓名在大陆上家喻户晓,所有的没有名字的书生都视他为典范,想穷尽一生活成他的样子。只是时机已过,纵然他们有他那样的才华,也再没有机会在他眼皮子底下一手造就一个新的大国了。
那个书生的名字叫陈先。
如今的说书人最喜欢用这种方式来讲段子,明明这故事已经妇孺皆知到只要说个开头人家就知道故事讲的是谁,非要卖着关子,用一个“书生”来欲盖弥彰。可听书的人偏偏吃这一套,明明一开头就知道结尾,明明知道说书人无论怎么掰扯,也没办法说透陈先如何攻下的姜国,姜国皇宫的大火又缘何而来,却非要听一遍又一遍,生怕哪遍说书人多讲一句少讲一句自己便错过了什么天机,谁知道说书人那里根本就没什么天机。
人人都对陈先这传奇人物的故事百听不厌,唯独除却一人——那人姓陈,名澈楚,是传奇人物陈先家中的独子。
陈澈楚此人,在京城里风评并不怎么好。从没听说过此人在学问武艺上有什么建树,在京城的大街小巷里瞎晃悠吃喝玩乐倒是十分的在行。人都说,原来这虎父,也是可以生出犬子的。
陈澈楚最喜欢去茶馆听说书,神仙鬼怪、历史沿革、人物传说他都爱听,而且听得津津有味,给起赏钱来亦从不手软。唯独关于陈先的这些传奇,断断不能在他面前说。
这万一一说,后果便很严重,说一句皱眉,说两句摔杯,说三句头也不回甩脸就走,此店从此再不光顾。
这寻常人不再光顾也就罢了,陈澈楚不再光顾可是关系到生意做不做得下去的一件大事。
酒楼茶馆,本来就是个供有钱的闲人消遣的地方,这有钱人一条标准,筛了京城里不知道多少的平民百姓,再加上闲人这个条件,能时时来日日来光顾生意的,便多半是这群不思进取的达官贵胄。
偏不巧京城里的大小纨绔都喜欢跟着陈澈楚,陈澈楚不来,事情就大了。
所以不说陈先传奇的地方,便是陈澈楚在的地方。
是了,陈先,如此的英雄人物,和自家儿子的关系却并不怎么好。这也倒是可以理解,寻常人家生出这么个没出息的儿子尚且气得不行,更何况赫赫有名身上还背着闪闪发光的主角光环的英雄人物陈先?
人一出生,无论未来的路有多少种可能性,富贵或贫贱,风光或埋没,那都是未来的事情了,未来的事情还有很多种可能性呢。可有的人的命,却好像是从出生那刻起就定了的。
陈澈楚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同时失去了妻子和君主。
在那一瞬间,陈澈楚也失去了父亲。
那就该是一个说书里不会出现的故事了。
听说陈澈楚出生的那夜,十月初五,天上漫天流星坠落。
陈先正在院中望着满天的异景担忧,陈澈楚正在在母亲肚子里苦苦挣扎着要出来的时候,宫中传来了皇帝的急召,陈先便匆匆往宫中赶去。
那个陈先年少时的好友,如今的君主,正憔悴地躺在榻上。
见他来了,如少年时握住他的手,气息微微,“我命无多时。膝下就三个儿子,前两个儿子不成器,只有这小儿子还稍微灵光些,我立你做他的太师,你好好教他,教他做贤人,教他用贤人。”说完便长睡不起。
陈先刚接了一个重担,出宫门时看着漫天的星雨心事重重。这天相不知道会被人说成是什么征兆,再加上旧皇帝驾崩,孩子在今夜出生实在不是个好时候。
如此忧虑着回到家中,迎接他的是新生的陈澈楚和妻子难产去世的噩耗。
他守着妻子的尸体坐了一整夜,第二日午后才放出妻子去世儿子出生的消息,陈澈楚的生日,就从十月初五,变成了十月初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