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看武侠片里的大侠,江湖上打打杀杀,儿女情长,有时候看不明白他为什么就那么干脆利落的离开了,真的做到潇洒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直到今天才明白了这就是“有情不累”的境界,动真情以外物,却不被其拖累。
有一段时间困于心思的敏感,情绪常起起伏伏,限在了“有情——累”的状态里。动情是人的本能,看到一朵花心情会好,感受到阳光会觉得舒坦极了,接受信号产生感受。那人最后做出行为,这个行为产生的标准是什么?
如果行为是依据自己的情绪,不开心要哄,不顺心就得变,要星星就得去摘,是被宠坏的孩子;
如果行为是依据外在的评价标准,做事浮于表面,只是在迎合大众的评判价值,不免看起来小心翼翼,人像缺了点什么;
如果行为是依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并且这个价值在近道的一面,用人道去和天道,“以见教与人生为旨重要,而明城与修道为至切要。”最后达到的也才是孔子说的君子的状态。
省察一念一举。常说“道不远人,人自远之。”每一件事情,自己爽不爽重要吗?只以自我的感受为判断时,行为如同海上的浮萍,起落不定。神易涣,让心定下来就是找到一个指南针,相信他指的南就是南方。用这个标准去判断自己是否偏离了航线,自己的行为是否妥当。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知道了该做什么还不够,还要探究怎么做,以及明白为何这样做。同样的结果,有的人用了二分力就做好了,有的人用了八分还是不行。明晰结果,掌握方法,还知道自己的心在哪,还会有什么不爽的了吗?
事事如此,还有不如意吗?困难都在预算之中,每一困难有武器也不怕。还会奢望什么?
“德以修立。修以学成。”有慧根的人可能很早就明白这个世界是咋回事儿了,庸人嘛,就需要多读书,遇到烂人烂事儿、走弯路跌跌撞撞才能明白些道理。
想舒服的存在,不能忘本,有情不够,要去近道,去省察,去感受,才能洒脱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