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21期“寒”专题活动。
联系李智,表达了我准备去日本旅游的想法。言下之意是,我这个普通大学同学,可能要去麻烦他了。没想到他很热情地跟我聊起在日本生活,好像很久以前他就是那样和我说话的。
我也很开心,一向没什么朋友的我,竟然真的能在异国他乡找到一个可以称得上朋友的人,他将作为我圣诞日本之行的导游。这在经历了裁员阴云密布了三个月后,难得的阳光。
赋闲三个月,我的时间很充裕,我买了提前一周的机票,还在我承受范围内。落地东京后,我来到东京近郊李智的住处,我在他的屋子里,看到一张巨型的雪山照片,那是他某次攀登雪山时,拍摄的照片。在巍峨雪山之下,有个独行的登山者。
我对李智登山是有一些听闻的,他经常会在朋友圈里分享山顶的日出,和爬山过程中的种种景色。还是社畜时的我,很羡慕他这种自由的生活,体验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他跟我说了很多登山的经历,我也表示了羡慕他的生活,他提议可以去爬一座难度不高的雪山,去看看日本北阿尔卑斯山的日出。我想了想,决定做一次此前没有完成过的挑战。
第二天,李智带我去了神保町一个专门售卖户外运动装备的店,他给我介绍了冬季高山攀登鞋的作用,可是我还是被这个价格吓到了,相当于人民币4000元,不过好在其他装备李智答应借给我使用,能覆盖80%的登山需要。
买完装备,我们直接驾车去到长野县,在山脚的民宿下先过一夜,我以为只是修整,但这一晚,李智教我如何穿衣,如何收拾背包等等,直到很晚。在他的专业指导下,我对次日的登山,有了更多的信心,也有更多的期待。
我们的计划是,先乘坐缆车,来到唐松岳山腰,然后从山上滑雪场附近出发,爬升400米,然后安营扎寨,第二天再尝试登顶。此行还有李智做内容团队的另外两个人,一行四人,开始登山。
因为此前大雪的缘故,山上的积雪已经超过了1米,但出发时的天气不算很糟,天气虽然阴沉,但是没有大雪,只有零星的雪花飘落。我们四人背着10公斤以上的背包,穿着方便在雪地行走的雪鞋,跟随着李智的脚步,一步步开始攀登。
如果是平常爬山,400米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任务,但是在积雪超过1米的山上,情况完全不同。这里的雪很干燥,因此很容易陷进雪里,而我们还要在斜坡上顶着20多斤的负重,以及一身厚重的衣服和鞋子,只能一步一步地慢慢走。在李智的指引下,我们很快走出了50米。
可是,随着我们海拔的升高,山上天气迅速变化,风雪也开始变大。一般的雪飘飘扬扬地下,但是山上的风雪劈头盖脸地倾斜而下,砸得脸生疼。同时,人也不由自主地流鼻涕,鼻涕很快冻成了冰坨,并越来越大。
原本以为这样的风雪只是一阵子,但风雪却越来越大,从8米每秒,一路飙升到30米每秒,这几乎相当月7-8级的大风,带着漫天的风雪压向登山者。我们行进速度快速下降,如果站起来,很快就会被狂风吹倒,如果不是后面的伙伴顶住,我可能已经载倒在雪地里爬不起来了。
风速越来越大,我们在快到没过大腿的雪中,慢慢爬行。到最后,风雪已经大到我们寸步难行。寒冷透过防风服,浸过保暖的羽绒层,开始蔓延到身体里,体感温度迅速下降。我们此刻卡在半山腰上,缆车已经停运,山下有上千米,在这样的天气里,返回已经是不可能。但前进又是如此艰难,暴风雪不知道何时停止。我万万没有想到,
来这里体验攀登雪山,却面临生死困境。
后方一个小伙伴雪鞋掉了,很难行动,李智作为领头人不得不去帮助他,他一走,我开始直面风雪,那种压力让人窒息。李智决定将目标地定在不远处的一个木屋,我们可以在木屋的背风处,搭建帐篷。这意味着我们可能只需要再前进50米,就能够得到休息了。
我不知道这50米我是怎么走过去的,只知道这50米,花了我们两个小时。直到我们来到小屋门口,才最终松了一口气。小屋内亮着灯光,但没有看到人,似乎没有在营业。李智尝试联系小屋的主人,没想到真的有人出来了,在自然恐怖伟力下,我们终于有了栖息之所。不过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先清理几乎淹没门的积雪。
美美地洗了个澡,我们开始复盘今天的经历。李智没有想到山上的天气条件恶劣到如此地步,但感谢他为我们做的准备,才让我们顺利度过,否则今天极有可能葬身在此。
一觉醒来,天刚蒙蒙亮,我们穿上厚重装备来到木屋外,北阿尔卑斯山的日出呈现在眼前。与山下看到的日出不同,山顶的日出的尺度是很宏大的,这个时候,整个世界的光芒全都集中在初生的太阳,天空呈现出任何画家都描绘不出的绝美渐变。而这样的景色,是昨天经历生与死的考验之后的收获。我独自一人走到离开木屋一段距离的雪地上,静静地坐着。
几天之后,我离开了日本,回到原来的生活中。工作还是继续找,但我心态平和了不少,有什么比那个风雪中面临生死考验更严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