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笔端,总想对父亲说些什么。还是在客居文君故里时。一日下班后,心血来潮,想起天堂的母亲。于是,给天堂的母亲写信。写着,写着,觉得该也为我活着的父亲写一写。于是,就写。文字很拙劣,但还是逐渐将父亲瘦弱的身影,清晰起来。
我仿佛看见我的老父亲,正从家乡向我走来。迈着他特有的步伐,带着啼嗒啼嗒的脚步音。
母亲走得早,可怜了父亲的糙爱。父亲言语不多,也不善于表达他的思想。每日地里,忙得步履不停息。可我是没法帮上,负笈远学,真是难为父亲为我们的学费生活费操劳。一次回去,拿生活费。我是在半山腰碰见父亲归来,汗水已经打湿整个下巴,父亲笑着,老远打招呼,雅安回来啦。父亲说刚才去草坝卖萝卜。满满一背篼,竟没卖上十元的收入,没钱坐车,走路回家。为的是要将卖萝卜的钱,给我做生活费。我的青春脸庞,一下很是羞红,自己的脸,滚烫。我想以后发达了,一定要将父亲,接出大山去生活。《背影》里的父亲,那一刻我认为看到非常分明。
父亲是个农民,中年举家移民蜀西山区。我没有问父亲当初的决定是何因,我分明感到了父亲奔波的脚步声。常常天不见明,父亲就出门劳作。日子,过得还是比较艰难。父亲瘦小的身躯,如何扛起持家的担子,我一直没过问。及至我也为人父后,似有所悟。原来父亲的脚步,总是步履匆匆。
父亲在我们兄弟面前,可是严厉。对念书,我们兄弟那是不差的棍棒教育。要求我们不能退步。记得刚念书,数学考了98分,我汇报成38,那真是一顿竹鞭子精彩侍候。害得几天,小腿还疼痛。他念念不忘他是地主孙子,家里有多少良田,多少柴山,多少房屋,祖宗陵墓,多豪华奢侈。被败光。我们没有看到,至少我回去寻根,老祖先道光年间修建的气派豪华石墓,已淹没在高速公路的路基下。想来我父亲的父亲,对他们的教育,也是苛刻严厉吧。我是看到过父亲的父亲,那个纨绔子弟后来是医生的小楷书法手抄本,一本本医书,书法可是一流,被父亲送给我们山区那个赤脚医生张姓邻居。棍棒教育对我们也有益处,反正学习从来没有拉下过。棍棒教育也是一种爱。即使父亲华发满头,他还是那样的糙爱,只是眼睛里,开始充满柔和,不再是厉声呵斥,希望他的孙子们,个个学习有成。如今,父亲的脚步,不再如年青时那样急匆匆。去接他的小孙儿放学回家时。
父亲今年已是八旬老人。行路,仍带些是急性。只是,背更驼了。年青时驼着我们,及至他暮年年老,我却离开他的视线。奔走在他也曾经流汗的成都。时常,父亲会拨通我的电话,不管我是否忙碌方便接听电话。张口就说,儿子,爸爸想你了,啥时候回来看看。我回答总是干脆,行动迟迟不得如意。当我回家的时候,心底就涌起一股暖流。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我是行之百里,父担忧。大道理不多言,这牵系,有时觉得父亲有些婆婆妈妈,有时想嫌弃。可是想起那次,父亲背着病重的我,一路小跑,下山,拦车,往县医院奔去,我在父亲的背上,做着读书的梦。又感觉到父亲温暖的背膀,把温度传染。实在是找不得一点嫌弃的理由。
前几日端午,父亲来看我。抽空陪他去洛带走走。父亲坐着地铁,当阳光穿透车窗时,父亲兴奋得如孩子,从座椅上站起来,在车厢里踱步,有点急忙。赶紧大声问我,这是在哪里?这是我们老家吗?我认为他看到了熟悉的那片柏木树林吧。我告诉他,这是龙泉驿区,离老家不远了。父亲望望我,看看窗外,看看天上的白云。一句:变化好大,儿子,你也老啦。我笑笑,咋不老啊,都几十年过去,那个让你牵挂担心的儿子,也是中年人啦。我带着父亲,行走在游人稀少的古镇街头。我迈着从容的步伐。我突然发现,我父亲的脚步,开始变得慢了,小心翼翼。我怕父亲摔着,我不自主地牵起父亲的手,扶他跨过街头的沟渠。
好像是父亲节到了,我的老父亲。再多话语,我很难表达清楚对父亲的那份感情。
情不自禁,想对父亲说说话。或受父亲性格影响,我们父子之间,交流确实不是太多。现看来,当儿子的也有许多地方做得不太好。我们在改变,正如父亲,你也在改变。没有改变的是这份父子情谊,更浓烈起来。怪不得你说,何时有空,回家把那坛陈年老酱酒,一起喝一喝。原来,父亲是渴望听到我回家的脚步响起。
我们的小生命,都是父母所赐。我不必道父爱如山,母爱如海的唱词。颠沛流离里,父亲没有抛下我们。有儿万事足,我可没封建思想。儿子、父亲;父亲、儿子,轮回里,淡淡地书写延续那种爱。可以不必惊天动地,可以不长篇大论,我们默默相守这份父子情怀。我想象父亲走过的路,父亲特殊的脚步音,每每在夜深时,幻觉一般,在我耳际响起。
——應緣荼仁,2017年6月18日,写于父亲节。这是整理后首次推给《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