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午后要出差,上午不打算去公司,早饭后就坐在客厅看书。
今天在看的是北京大学社科院教授周飞舟写的《以利为利》,讲的是财政制度的变革,以及中y与地方之间的博弈关系。
里面讲到了乡镇企业,劳动力来自有农村自留地的农民,企业以共有、集体的形式存在。乡镇企业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形式。
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令我感性而落泪。
———————
去年11月我裸辞回到山东,打着考公的幌子在家休整和找工作。
我接到了一份上海的工作面试,需要线下。于是我定了高铁票,从家到日照转车去上海。
那天天色阴沉,在日照站等车的场景已经熟悉地不能再熟悉。小婶子打电话过来,让我放弃去上海面试,直接坐高铁去她家(平度)。她说那边有不少乡镇企业和作坊,她帮我在当地工厂找工作。我脑海中的场景就是“进厂绣花或者打螺丝”。我礼貌拒绝了她。或者说,我在上海工作未知的前提下,心中犹疑地拒绝了她。
我选择了自己的心理条件反射:我命由我不由天,应该尝试,应该努力为自己想要的生活做应有的努力。
所以我去上海参加了面试,也拿到了offer!
出于礼貌,从上海直接去了平度。
住在小婶子家的五天里,除了每天无聊地在酒店大堂玩手机,还被强行安排了一次相亲。
对方年龄比我小,家里“条件好”,但交谈中发现是在杭州也买不起房的好;身材胖,身高在山东偏矮。他家里人引着到了小叔酒店里,手里还提着几包花生和瓜子。
出于礼貌,我还是接受去聊几句。
很默契,双方连微信都没有留。
五天达到了心理极限,跟小叔说,我打算回家。
————————
这件事情给了我很大的打击。
就在刚刚看书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这件事,瞬间落泪。
如果我当时认输了,后退了,我将面临的是什么。
所有人,包括自己的父母亲人,出于“为你好”、“不希望你太累”、“女孩不用太上进”的观念,都会借着“你从大城市失业”的由头,把我牢牢的困在家里,结局就是结婚生孩子,平凡一生。
————————
裸辞回家的两个月时间里,我看到了后退一步我便一无所有的现实。
我放下自尊,求助于亲友。最后发现没有人会帮我介绍一份体面的工作。
最后发现后退一步我就会离自己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远,更会让我十几二十年的坚持瞬间失去意义,化为泡影。
这一切让我看清了“现状”和“现实”。
在广州的时候,我坐在河边对刘总吐露了自己几年来的“无意义感”和“对金钱和名誉的漠视”。广州的半年,是我离钱最近的时候。没有见过大钱的我孤身闯荡广州,使这种无意义感更重了。
裸辞后的两个月,我接受了来自生活和工作的双重打击,这让我彻底明白了钱的现实意义,也让我顿感此前“无意义感”的荒谬和没有资格。
我也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想过什么生活,以及我曾经拥有的和正在追求的东西和状态的现实意义。
人生就是这样曲折起伏。在这片土地上尤其现实。
但更多的人,一辈子都想不明白。
我,仍然是幸运的。
————————
1月来到上海租好房子,我写了一篇xhs文章:《相比生活在农村,我更喜欢城市》。因为那时的我,真正品尝到了完完全全掌控自己生活的自由感。
或许是不在意,或许是不敏感,我好像对“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没有切身的体会。但我内心深知这样一个社会矛盾的存在,也在日常生活中细心去感受。就在我刚刚对于上述事件的反思中,我有了深切的体会。
女孩子不努力,没有对自己和对生活工作的掌控,就会被彻底驯化,以至无力反抗。
尤其对于底层的女孩子,进一步黑暗爬行,退一步一无所有。
可以明确的是,后退一步是万丈深渊,进一步虽然前途未知,但至少还有最可贵的“希望”!
有希望和期待的人是多么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