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享这本书的内容之前想讲一下与这本书的渊源。因为高中的时候跟同桌都是爱看书,喜欢买书的人,还有点小文艺,所以当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推荐的时候就被它吸引了。但是很戏剧性的是,当初的我没有买这本书而是选择了晚晴的另一本书,所以跟这本书错过了。但是白岩松也说过有些书当你很年轻的时候读过了,以为是“读过了”,其实是错过了。太年轻的时候,有些书的味道你是读不出来的。
到了大学,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其实有把时间安排的很紧,觉得自己的事情很多,但是,还是会抽出时间来看书。我觉得看书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不是说我在跟你炫耀自己读了多少多少书,在跟你装逼自己读了多少名文经典,而是在享受一种生活的情调。
在大学里发生了很多事,自己也成长了很多,体验到了很多,当我在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的心境不一样了,因为我觉得自己就是在做这件事情,它引起了我的共鸣。可能大学里的很多人都觉得可以颓一下,刚高考完呢,放松一下。但是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在一个环境待太久就会被那个环境带入,所以有些人一颓就是四年。
有人会颓,就有人在努力。因为知道自己要成长为什么,所以知道自己要努力什么。就像这本书名一样,做一个刚刚好的女子,不攀附,不将就。真正懂得生活的人,一定会好好把握当下,抓住一切机遇去体验,去成长,去改变。就说我的大一生活吧,在刚开学的时候,大家都加入什么社团组织,想要锻炼啊,想要体验啊,其实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是挺有激情的呢,但是慢慢地觉得无趣了,太累了,有男朋友女朋友没时间了,忘了当初的自己为什么加入了。但是我遇到了一群人,他们每天都很积极,阳光,在不断地成长,在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我们一起晨读,一起练英语,也一起蜕变。可能会有很多人不理解我们,觉得我们像传销组织,一群人神经病一样。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过早上5点多的大学城是什么样的场景,没有体会到过一群人全心全意地在帮助你成长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他们不知道,我们理解,但是这就要我们停止向上的脚步么。
生活是自己的,你永远都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目光。如果你在意,那么你就输了。曾经的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以前的我觉得自己很普通啊,一点优点的都没有,做什么事情都不突出,每次想要成长的时候,都会因为别人的质疑而怀疑自己的能力,然后又慢慢地缩回自己的壳里,想要成为大家眼中的好学生,却成了老师眼中那个内向而又胆小的人,成了同学心里那个性格孤僻的人。但是我的妥协,成全了我么?相反,我的生活过得很糟心,整个人都是一种心态崩溃的状态,我去心理辅导室,需要老师的心理干预才能让我调节自己。
高考的重击让我瘦了整整十斤,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都是浑浑噩噩的状态。我知道自己不能再这么下去了,不要把生活过成一个死局,也不需要成为人人都喜欢的姑娘,没有一个优秀的人不会受到别人质疑。一个人的能力与你的生活终究会对等的,所以在现在的这个年纪里最需要的是去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每天的自艾自怨,没有人会为你的行为去买单,你在浪费自己的生命就得为此买单。
所以上大学之后,我逼着自己去面试,因为这能提高一个人的胆识,我知道自己的英文很烂,但是我不放弃,我去报口语班,让自己真正喜欢上英语,现在的我英语发音比很多人都好,不仅敢在公众面前讲英语,还能跟外国人交流,这哪是以前的我敢想象的。从开始去晨读的时候起,每天百词斩打卡,要知道高中的我整整放了三年的英语却在大学的时候坚持下来了,我知道自己可能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我已经在前进了,我可能很慢,总有一天我是能到达终点的。
昨天跟姐姐聊天,我问她说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我有什么变化了,姐姐说感觉你真的长大了,那天你发给妈妈的视频,我看完都感觉疼。以前的你死倔死倔的,但是现在的你变得开朗了,也更圆滑了,会看场合了。
今天跟室友聊天的时候,我们都发现彼此都比上个学期更加成熟了,在很多问题上面的想法不一样。其实遇见一个跟自己很像的人真的很幸运,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遇到这样的一个人,我们有很多相同的见解,相同的经历,相同的志向,相同的努力……书里有一句话:如果一个人只想得到我的帮助,只想依附我,却不能让我有任何提高,我是不愿意和这样的人成为朋友的。这个朋友就是对我有所提高的朋友,非常的感恩与感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向往与追求,只要我们有一颗坚持与努力的心,我们终将变成自己喜欢的模样,当我们的付出没有得到想象中的回报时,我们怨恨、懊恼,满腹牢骚,最终决定不那么努力,去惩罚没有给我们更多回报的人,我们以为惩罚了对方,殊不知正好惩罚了自己。不是有回报才去付出,而是付出了才会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