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有个朋友发了一条票圈,文字是“真的很难过”,配图是一张哭脸。
很少见到她发这种带有悲伤情绪的朋友圈,翻开她的朋友圈看到的基本都是美食,好天气,好看的图片,正能量的鸡汤以及自己带着笑脸的自拍。
我觉得她应该是太无聊在开玩笑,就回了一句“你这么乐观的人怎么会难过”。
1分钟后,她发了一条微信给我,“乐观的人就不可以难过了么,乐观的人难过就一定是在开玩笑么,我一个人窝在被子里难过的样子没人见过所以我就不会难过么?”
我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跟她道歉以后询问她发生了什么事。
让我比较诧异的是,这是一件在我看来并不会让她这种乐观的人难过的事,我觉得她的反应应该是“没什么大不了,机会总会有的,只是差了一点运气而已”之类的话语。
但她最后跟我说的一句话让我发现,自己一直是带着偏见去看乐观的人:你以为我凭什么乐观啊,不就是把眼泪倒流回脑海,把‘难过’二字吞进了肚子,把烦闷苦恼烂在了心里。
我总觉得乐观的人不会难过,什么事他们都会往好的方面想,烦恼对他们来说不值一提。
但客观来讲,烦恼的事就是会让人烦恼啊,他们又有什么能力能让烦恼的事趋于平淡甚至对自己没有影响呢,无非就是把烦恼抽丝剥茧,“令人不愉悦的”压在心里,剩下那一点点的“其实也没那么差”表现出来。
昨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新的概念“微笑抑郁”。
微笑抑郁并不是一种精神疾病的诊断类别,它是一类抑郁症患者对自己病症的反应模式。心理学家将其形容为“在他人面前表现得很开心,内心却在承受着抑郁的症状。”
之所以对这个概念有所感触,是因为我觉得我们很多人虽然并没有这种症状,但是我们生活中却总有这种症状所会有的表现。
“我没事啊,不用担心。”
“不用帮忙,我自己可以的。”
“小事而已,我怎么会被这种事影响。”
……
很多人总会以“乐观”包裹自己不安的情绪,在其他人眼中,那些足以让一般人伤心哭泣的事情他们也能一笑而过。
但可能在他们的微笑里面,藏着无数把刀,把他们的内心扎得千疮百孔,摇摇欲坠,只靠最后的一丝坚强在支撑。
一名外国的心理学家Rita Labeaune 曾对此现象表示,“当我们用微笑来隐藏低落的情绪时,它是一种防御机制:不再是一种表达自己内心喜悦的自然流露,而是逐渐变成了对内心悲伤的掩饰和证明。”
曾在微博上看过一句话:作为一个别人眼中乐观的人,大概就是你上吊快死了,大家还以为你在荡秋千。
我们太容易凭表面现象去评价一个人,所以当一个人在我们眼中表现得乐观时,我们就觉得什么事他都会往好的方面写,都可以承受。
当他在哭泣时,我们以为是沙子被风吹进了他的眼睛。
表面乐观内心煎熬的人不在少数,其实他们很需要关心,他们很需要把自己悲伤的一面表现出来,但是,可能是不想别人担心自己,可能是习惯了自己承受压力,也可能是其它我们不知道的原因,他们选择成为别人眼中“乐观的人”。
我也曾看过一个朋友把生活的烦恼从微信转移到微博,我问她怎么不在微信朋友圈说了,她说微博没什么人玩了,在这里发的话就不会被太多人知道,与其把自己的烦恼给大家看不如让大家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烦恼。
比悲伤更悲伤的事,空欢喜;
比难过更难过的事,假乐观。
没有必要觉得你会把不好的心情带给你的朋友,他们很乐意倾听你的烦恼,也很乐意帮你解决烦恼。
有人说一个人的烦恼,干嘛要告诉另一个人,变成两个人的烦恼。
错。
一个人的烦恼,独自承担,那是烦恼;
一个人的烦恼,告诉另一个人,那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