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赵永军,这是我的“每天写一篇”原创文章的第61篇。
《论语述而篇第七》第6章: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南怀瑾先生解释说——假如有人问,孔子的学术思想真正要讲的是什么?可以大胆地引用这四句话作答,这就是他的中心。也可以说是孔子教育的真正的目的,立己立人,都是这四点。
志,心之所向,志向,孔子说立志在求道,志就是心之所欲至,心中所想要去的地方就是道,道就是通向光明的路。“德”者,“得”也。“据于德”,“据”,当“守”字讲。我要守住德,道之得于心谓之德,得了道就是有德行了,德是道的显现。道是理论,是规律,德是表现,是行为。求道,就是我寻找通向光明的道。据德就是努力地行圣人之道,在生活当中将圣人之道守住。道是目标,是方向;德是实践,是行为。
立志虽要高远,但必须从人道起步。所谓天人合一的天道和人道是要从道德的行为开始。换句话来说,“志于道”是搞哲学思想,“据于德”是为人处世的行为,有成果即是德,所以很明显的,孔子告诉我们,思想是志于道,行为是依据德行。
依,倚也。——《说文》 ,依,恃也。——《广雅 • 释诂》
“依于仁”,仁是道之全德。品德一点点地构建起来,到一定的程度以后才能形成仁德。仁是一种什么品格?爱人就叫仁,替他人想就是仁,你要把德行一点点地充满,到一定程度才能成为仁者。
再看“游于艺”,《説文解字》:游,旌旗之流也。现代人统称为“游泳”,其实是有差别的,古人称泅水横渡为 “游”,称顺着河道长距离游行为“泳”。艺,则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皆至理所寓,而日用之不可阙者也。
这则论语朱熹解释较透。此章言人之为学当如是也。盖学莫先于立志,志道,则心存于正而不他;据德,则道得于心而不失;依仁,则德性常用而物欲不行;游艺,则小物不遗而动息有养。学者于此,有以不失其先后之序、轻重之伦焉,则本末兼该,内外交养,日用之间,无少间隙,而涵泳从容,忽不自知其入于圣贤之域矣。
朱熹的意思是说,这则论语是说人学习、做学问就应当这样。
首先是要立志,只有立志于求道,就是掌握事物规律性,也就是格物,才能存心正,才能致知。据德,就是不仅学了道,还要将道时刻存在心中,并据此来做事,才能不迷失。
“依于仁”,已经说过,仁有体有用。仁的体是内心的修养,所谓性命之学、心性之学,这是内在的。表现于外用的则是爱人爱物,譬如墨子思想的兼爱,西方文化的博爱。“依于仁”,是依傍于仁,也就是说道与德如何发挥,在于对人对物有没有爱心。有了这个爱心,爱人、爱物、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扩而充之爱全天下。这是仁的发挥。
“依于仁”然后才能“游于艺”。游是游泳的游,不是游戏的游,“游于艺”的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孔子当年的教育以六艺为主。也就是说,只有依于仁,才能从容地在各门学科之间像游泳一样自由的游来游去。
这四个重点的前一半“志于道,据于德”包括了精神思想,加上“依于仁,游于艺”作为生活处世的准绳,是他全部的原则,同时告诉每个人,具备这些要点,才叫学问。
如没有高远思想就未免太俗气,太现实的人生只有令自己厌烦。没有相当的德行为根据,人生是无根的,最后不能成熟。如果没有仁的内在修养,在心理上就没得安顿的地方。没有“游于艺”,知识学问不渊博,人生就枯燥了。
所以这四点统统要,后人对这四个重点都有所偏重,其实讲孔子思想,要从这里均衡发展。
再简单点说,就是道内德外,仁体艺用,关键是要体用结合,知行合一。
以上引用主要来自朱熹《论语集注》和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