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寒假!》读后感之一:
我们可以有另一种寒假生活的方式
终于开始了《你好,寒假!》的阅读,这是老师寒假开始的第一天,可我的Q宝们在各个群里特别的活跃,时而上传房间整理的照片,时而完成故事的编写……好不热闹,真好,孩子离开了学校,但我们依然在共学共进。
今天阅读了导言和第一章的内容,特别喜欢李教授在扉页中写道的那几行话:
此书献给孩子们。你们是寒假、暑假的主人!祝愿你们享受美好而充实的假期!
此书献给家长们。你们和孩子们、教师们一起,为孩子们创造着一个新的生活世界。
此书献给教师们。你们的投入,将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合作的新范式,实现对第四教育世界的创生。
多么美好的文字,孩子的教育是需要家校合作的,更需要孩子有主动发展的意识的。书中没有深奥的理论知识,有的只是恰到好处的理论建构,更多的是来自全国一线班主任的实践经验。他们用自己的实践来告诉我们:只要您愿意相信,孩子有千种万种成功的可能性。
翻开书本,那段写稿的日子又历历在目,似乎自己更习惯了那种被“逼”着走的日子。对于自己写的内容非常熟悉,然而今天翻看着李教授写的第一篇,真的是感慨万千。
在书中第15页的最后一段中写道:“在寒假生活研究过程中,许多教师发现了学生的潜力和家长的参与可能;很多家长重新认识了孩子的需要和教师的教育专业性;学生也在与家长、同学、教师的教育交往中,不断认识自己的父母、同学和老师。”
对于这段话,我感同身受,今天是孩子们放假的第二天,可是各个群里的分享异常丰富:
一、学生发起人的主动
在昨天一早的发起人讨论会后,各群就开始了制定群规,发布活动通知。孩子们乐此不疲的实践着,而我也在不断地观察着各个群的动态:
1.整理房间的分享有技巧
2.亲子朗读的分享有温度
3.小糕点师的分享有规范
4.小摄影师的分享有技术
5.探索年味的分享有条理
6.小创客的教程有高度
这是我特别欣赏的一项活动,短短两天时间,两位发起人便制作了微课,并进行上传,指导制作。真让人敬佩!
7.小厨神有问卷
8.故事接龙天马行空
9.定格动画有先行者
孩子们在不断地更新着我对他们的认识……
二、家长学习的持续
今天是我阅读你好寒假的第一天,可家长们已经第五天了,我看到了一批爱学习、能坚持的家长,他们认真且执着地阅读,让人感动。家长能否有专业的阅读?我认为是一定的:
《你好,寒假》之四:寒假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学生领导力是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儿童早期的经验与领导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又有哪些关系呢?众所周知,与成人相比,儿童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是惊人的。如果我们注重儿童早期的领导力与创造力的培养,也会产生惊人的效果。——沈义严妈妈
在策划过程中,所有家长和学生成为“教育者”,学生、家长、教师、教育专家、社会人士都融入寒假生活及学期初生活之中,从自身的资源优势和角色职责,各尽其职,共融发展。——何家昊妈妈
你好寒假,活动的本身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寒假生活质量,促进家长和学生对寒假活动的体验与认识。目的性先明确先,这个很重要。——裘易爸爸
一遍看不透,想来应该再看一遍。教育研究是人投入其中的研究,也是针对人的研究。这必然需要有自觉的伦理关怀,科学的方法和过程。因此,这一研究既需要理性,也需要情感,还需要理性与情感的共生和交互促进。——张丁宁妈妈
打卡第六天,每天进步一点点。寒假的时光,可以培育亲密关系,让儿童远离孤独感。寒假的时光,可以培养自信,让儿童远离无力感。寒假的时光,可以培养情绪康复力,让儿童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寒假的时光,可以培养健康行为,让儿童做健康的决定。寒假的时光,可以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生长。——金沿序妈妈
今天看第三章寒假生活策划的探索。知道了寒假的一个活动倾注了老师,学生,家长及其它人员的心血和劳动。从中也可以看出研究者及学校老师们付出的艰辛。也看到了自己参与的调查问卷。只有大家的多方力量投入,才能策划出更精彩的假期生活。——李心桐爸爸
“你好,寒假”共读第六天,今天读的是第三章的第三节“方案的形成”,看完这节,回想今天早上程老师召开的假期生活推动会,小乖她们发起的“假期出行”,一开始觉得无非就是孩子们出去玩,可能会应用到一点学科知识,然后回来做个美篇分享一下就可以了,当老师提出关于方案中分享时间的规定、群聊的规则、出行时各种可能用到的APP、怎么买车票、怎么订酒店的技巧等等问题,之前都没有想到过,经过这样一点拨,不光孩子们明白了些,我也学到了很多。——朱涵钰妈妈
今天看了第一章的第二节第三节:让我最大的感受是就像书中所说“教育研究是人投入其中的研究,也是针对人的研究。”仅仅是寒假作业的研究这些教授和精心投入研究的老师们的不容易,各个阶段的投入,研究包括了在教室、校园里的学生活动,还要进行策划与展评,独特到将学生的家庭、社区生活纳入研究,正因为有了这些用心研究的老师们才让我们家长与老师孩子有了更多的接触,让假期过得如此的有意义!——陈律耳妈妈
我认为假期真的是需要“玩”,但如何“玩”才能让孩子有提升,有发展,我们不能让孩子虚度这样的时光,在这样的时空里,在这样的活动中,家长的参与、投入与学生成长,时时刻刻都触动着我……
1.孩子们空前的参与热情来自于哪里?
2.家长坚持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哪里?
3.这样的寒假生活对于学生、家长与教师而言,能否呈现出看得到的成长?
4.学生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家长能否以与其中并共同学习,共学共进?
5.学生的得能否成为他们终身成长的一种可能性?他们的学科素养是否能在活动体验中得以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