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璐 宜昌 焦点网络中级七期 原创持续分享第148天
今晚依旧准时上刘老师的课,但课程与以往有所不同,刘老师现场做咨询,让我们学员感受了一下真实咨询的效果。
在之前我们学员约练时,因为学员之间的互动性、配合度造成学员之间的角色不能很好做到真实性。
今晚看到刘老师的整个咨询过程,不像我们约练时不停的转换技术,用各种技术围绕着来访者来引申,而是大部分都用同一个技术——找寻例外问句来解决问题。
来访者很多时候没有找到自身资源时,刘老师依旧不停的用“不一样”让来访者反思,觉察,一次又一次的反复问、反复共情,发现一个技术就可以让来访者呈现出之前没有发掘的问题,再加上一个“稳”——沉默,实在是做的太好了,每一次的停顿都让我好着急,但刘老师一直沉默,给来访者更多的思考,确实做的很到位,这是需要多大的功底呀,我做为观察者,心里已经很急了,怕有冷场的感觉,但做为一位资深的咨询师,确实让我大开眼界。
今天给我的感受归纳了以下几点:
1、其实不需要用太多的技术去贴近来访者,而是自身将技术反复背熟,通过大量的咨询演练,把技术融会贯通,自然流畅的呈现出来,就算是一、两个技术都能让来访者自我察觉,自我反思,在不经意间让来访者重新建构,并预设未来,通过对未来憧憬,来访者为自己设定目标,一步步改变自己。
2、感受来访者的感受并给予反馈,而不是对事件的反馈,通过刘老师反复提到的“不容易啊”,让来访者感受到咨询师的理解和共情。到最后,来访者开心的哈哈大笑,让我感受到他的心酸和期待未来的幸福感。
3、刘老师的“稳”,确实让我佩服,能持续等待1分钟左右的时间,沉默下来,我作为观察者,心情如此的着急,咨询师却一直坐着那等待,等着来访者的思考、沉淀,时间滴答滴答的走着,我们就一直这样等待着,一次、两次,持续了几次这样的沉默,这是需要多大的功底,内功的高深之处啊!
4、如果我用另一种技术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呢,能做到刘老师的成效吗?我最爱用的是评量问句,可以清楚来访者当时的情绪,通过预设评分让来访者看到希望,再通过具体化将来访者一小步一小步引申到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是我的一条思路。而且脑海里会经常不自觉应用精神分析的相关理论,为什么来访者会是这样的性格,这种人格在原生态中会生活在怎么的家庭里呢?虽然主要以SFBT为核心理论,但还是时不时的将思路转换到其他流派上,造成思绪的混乱,可能自身理论知识的欠缺,所以各种流派不能很好的穿插应用。
5、咨询结束后,我们小组4人又讨论了一个多小时,中间聊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特别是卢老师一句话:“咨询师能做到“稳”,其实更多的是自身的修炼。”是啊,这种稳,也是对人生的磨练,经历多了,感受就多了,人的性情也会平稳很多,脾气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收敛很多,心态也就平和了。
6、不管应用哪种流派的技术,最终结果还是回归于来访者的目标解决之中。
通过这次的咨询演练,学会了倾听、共情、例外问句、预设未来的高效能应用,更看到“稳”的精髓之处。明天中午的约练,我想又会体验到新的不同,一种新的高度吧!
在学习中成长,在磨练中成熟,带着好奇心走过人生中每一步坎,跨过去的不仅是你成功,更多的是你人生的沉淀,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停的升华,最终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