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冠状肺炎,我们的假期被延长了。但是,老师和学生们却开始了新的授课方式——网络教学。
曾以为这样的教学离自己很远,但因为冠状肺炎传染速度太快、传播范围太广,一下子把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逼到了网络前。
所有的老师就开始了新的学习,所有的学生也都开始适应新的变化。
第二周的网课又开始了。流程已经熟悉,不再有掉线的尴尬,学生也积极参与。但是相比《词语辨析》的教学,《修改病句》的课堂沉默多了。我只好不断启发,点名叫孩子回答问题,让孩子把自己每一步的思考都清晰展现在同学面前,然后我再启发,不断让孩子找到句中有问题的部分,再带着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这样的课堂是慢的,慢到感觉时间都静止了,慢到我能听到自己的心跳。我不知道该怎样形容自己的心情。应该是很累很累。因为孩子们的基础太差,在语感不好又懒于读书的情况下,要做对语病题还真是有点难呢。
但是我又很开心,感觉教学是有效果的。因为隔着屏幕,好多平时上课不爱发言的孩子竟然变得积极大胆起来,成长的速度很快。像杜怡菲同学,我平时上课即使点名让她回答问题,也很难听到她的答案,即便是她回答了,那答案也像含在嘴里,实在无法听清。但是今天,还没上课,杜怡菲就在群里喊,“做笔记做笔记!”上课时不等我点名叫她就主动回答问题,而且不是在群里打字,是直接开麦。她声音洪亮,语言流畅,思维清晰,仿佛是从未认识的人,真让我刮目相看。还有那个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过于简练、上课总爱调皮捣蛋的赵子仪,他今天也特别活跃,积极主动,有点暖场的感觉。
但是,隔着看不见的屏幕,还是有很多同学羞于用语音回答问题,还是有很多同学没能认真听讲,还是有很多同学没有记笔记,还是有很多同学没有认真完成作业。
网络教学,我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变化。和学生的距离近了,可以倾听到更多同学的心声,可以给孩子公平思考的机会。但对于不能自觉主动学习的孩子而言,效果可能寥寥。
可是,我们是高三的学子呀,我们的时间的确有限,没有挥霍的自由。在居家不出、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这可能是最好的方法。我多么希望每个孩子都能静静地待在网络那边,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把握住属于自己的青春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