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班的第二天,没有特别沉浸式学习,听课时偶尔看看手机,偶尔睡睡觉。
张老师第一天上课时就讲到你会把写作排在第几位,我似乎对写作没有特别强烈的愿望,只想顺其自然。当然内心肯定有最重要的事情,有值得要花心思的事情。所以写作我并没有排上日程。
今天听张老师讲课我也提炼了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是:想。
这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个层面就是你要有写文章的意愿,你要想写你才会坚持写下去。并且把想写文章作为你的日常信任,无比坚定,你才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下去。出书不是一蹴而就的。第二个层面的意思是:思考。写一篇文章之前你要思考,写什么,怎么写,怎么写好。第三个层面的意思是:思想。你要做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做一个有文化的人。要有批判精神,要有创新精神,这样才能写出真实与灵动的文字。
第二个关键词:说。
张老师出版的书很多都是说出来的,俗话说:我手写我口。文字就是你的表达的书面形式,写是说的承载形式,说又能够锻炼我们的思维,加快我们写的效率。如何说就如何写,我们要说的有文化。
第三个关键词:三。
从张三点到张三问,文章结构可以用三点式,感想可以用三点式。张老师说:你想到第一点,别人都想过了,你始终要往下再思考。当你不知道怎么说或者怎么写的时候,就用三点式。
今天晚上的闪电演讲:从写下文章标题开始。刚开始我们这组讨论,都偏离了题意。我们一直在解读这句话,比如我的解读是写文章第一步是确定标题,主题确定了下一步才是围让这个主题进行展开的写。
实际题意是,我们如何确定标题,我们要写什么,比如我们要写一本书,那里面的一篇一篇的文章主题是什么,怎么取标题。晓霞院长通过文质说的标题来告诉我们怎么写新颖的标题,怎么写有内涵的标题。
我来说一下我是怎么写文章的吧。真正读写是从2022年参加教师成长第一推动力开始的,刚开始是写听课感想,然后又加入《教师的使命》共读群,开始写读后感,然后又不断参加群内各种分享。那段时间写作给了我很大的成就感,我也爱上了写。
同时2022年也加入了新网师,报了李镇西老师的教师专业阅读和写作。读了一系列教育教学专著,开始写教育叙事。我把学校上课的反思写下来,然后就是每次新网师的作业。因为有阅读量,所以第一次新网师学习也是我收获最大的,我开始进去专业阅读和写作的浪漫期。
之后由于自己的私事,状态反反复复,写作也是停停写写,写写停停。没有了以前的激情与执着,状态好就写,状态不好就不写。而且现在变得越来越不爱思考,越来越不想写了,没有主动意识,但是在写作班还是蛮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