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舍先生看来“喝茶是一门艺术”,他在《多鼠斋杂谈》中写到“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自古流传着“吃喝不分家”的说法,因此,特意写一篇关于吃与吃货的文章,提到“吃货”一词,想必很多人并不陌生,每天都会听闻自己活周围的人能自称为吃货,可是在我看来,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吃货不过是“饕餮之徒”,与我所写的吃货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因为一枚吃货至少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才能称之为合格的吃货而不仅仅是“老饕”。
第一个条件是爱吃。爱吃可是一枚吃货的最基础的条件了,试想一下,一个人每次吃东西的时候总是在算计这一口吃下去是多少糖分,多少热量,需要做多少运动才能消耗掉,在我看来这种吃不过是为了生存,绝不是享受食物带来的美好,这样一番计算下来,再美味的食物吃进嘴里也会变得索然无味吧,爱吃,不是表面看起来吃的狼吞虎咽,而是,在吃的时候就是觉得是一种享受,心里毫无负担,既不愧疚也不担心。
其次是想吃,这个想吃对于一枚合格的吃货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闲来无事时,一想到哪里的美食,便不住地分泌唾液,喜心翻倒,眉飞色舞,恨不得插上翅膀立马飞去,吃个痛快。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两个相恋的人分开了也不甚想念,那纯粹是扯淡。同理,一枚吃货无事可做时想不到美食,或想到美食也没什么动作也不能算是个合格的吃货。
其次是想吃,这个想吃对于一枚合格的吃货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闲来无事时,一想到哪里的美食,便不住地分泌唾液,喜心翻倒,眉飞色舞,恨不得插上翅膀立马飞去,吃个痛快。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两个相恋的人分开了也不甚想念,那纯粹是扯淡。同理,一枚吃货无事可做时想不到美食,或想到美食也没什么动作也不能算是个合格的吃货。
归根结底,无论是哪种吃货,时代或许不同,经历也有些许差异,但都是有趣的人,对生活都持有乐观的态度,汪曾褀说,生活是很好玩的,所以天下万千食物,在他的眼中都是一份佳肴,世间所有的不平事,在他的笔下流出的都是一份恬淡;无独有偶,因为“乌台诗案”经历生死大劫的苏轼,开始了被贬谪的生活,先后流落黄州、惠州以及海南儋州,在当初的社会背景下,这种遭遇对于胸有沟壑,心怀天下的苏轼来说,就等同于前途画上句号,让人难以接受,可是他并未消沉,尤其是在儋州的时候,“东坡在海南,食耗而美,贻书叔党,曰‘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徒,以分此味。”有如此遭遇,仍能有一份好玩的心,担心朝中大臣跑去海南和他抢珍馐,辛酸背后也感到了有趣。
有这些天真烂漫的人,这些可爱的“吃货”,世界多可爱,不仅自己玩的开心,陶醉其中,还会下来分享给我们,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