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过一本书《自卑与超越》,这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博士在1932年出版的,同时他也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
之所以看这本书,也是内心的自卑使然,如今随着经历的增长,就需要更深入的理解这个世界,更好的学会处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而要做好这些必须先学会去了解自己,因此这些年也一直尝试去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著作。
而这本书深入浅出的为我们介绍了作者对于个体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意义的看法,他认为一个人在五岁之前,他的生活经验已经决定了他成年后解释自身遭遇和回应的方式,我们会利用自己童年时期对社会和自我的看法来关注整个世界,形成一套固定的模式,影响我们未来一生的行为和思维。但是我们不应该由这些环境因素决定我们人生的意义,我们应该通过解读自己的人生状态来改变命运。
每个人存在这个世界上,都应该有其意义,大家都认为自己构建的人生意义是属于自己的,是各不相同的,但是作者认为人生必须面对三个方面的问题:
1.我们生活的环境资源匮乏,所以我们必须面对激烈的竞争;
2.因为人类所共存的弱点、缺点和局限性,个体不可能单独存活,我们无法解决生活中出现的所有危机,所以我们要学会同他人合作;
3.人类有性别之分,因为人类的延续这种生存需求的存在,我们的一生都无法绕开爱情和婚姻这个问题。
由以上这三个问题深入思考,我们就会发现人类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纳为三类:职业、交际和两性问题。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因为我们都希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一些,只是我们应对和表现方式不同。有些人愿意迎接挑战,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获得多重意义上的满足感。而有些人不愿意脚踏实地的付出努力,不愿解决问题的根源,自欺欺人,使得自己压力越来越大。而我们本能上会如何应对我们内心的自卑感,在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作者将身体缺陷、溺爱和冷落定义为童年时期最容易遇到的三大问题:
1.身体缺陷:这样的孩子往往会有痛苦的童年,也无法意识到人生的意义是对社会作出贡献,因为常常受到周围人的嘲笑、同情或挤兑而变得更加自卑、更加自我,大多成了失败者。但身体缺陷并不能强迫一个人的心理朝错误的方向发展,很多具有先天缺陷的人,却能激发内心巨大的潜能,成为某一时代的杰出人才。例如最近几年有个很火的美国人叫尼克.胡哲,出生就患有海豹肢症,生来没有四肢,只有一个身躯加一个脑袋,还有左边的身体下方长了两个脚趾。然而凭着这样的身体,学会了走路、刷牙,还学会了打字,游泳、打高尔夫球、踢足球,甚至学会了冲浪和跳水,“没有四肢”却“走”进世界20多个国家演讲,自己写书,激励了成千上万的年轻人,用自己的收入做慈善。我也曾经看过他的一本书,叫做《谁都不敢欺负你》,对我的影响也很大。他曾经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是公平的,虽然我没有胳膊和双腿,但是上帝绝不会带走我美丽的眼睛。我父母教我不要因没有的生气,反而要为已拥有的感恩。”
2.溺爱:过渡溺爱是导致孩子对生活意义进行曲解的一大因素。在这些孩子的心里,他们的愿望就是法律,需要被无条件的服从,不用付出努力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如果遇到困难,不会独立处理,唯一能做的就是求助他人。倘若被人拒绝,就会怀恨在心,会认为全世界都在和他做对,成年后如果不能自我引导,很可能会成为危险人群。
3.冷落:遭遇冷落的孩子,从小就不知道关心和互助的概念。他们看到社会冷漠的一面,就会认为整个社会都是如此,当生活中遇到困难,就会高估困难的程度,也不会争取他人的帮助,对他人缺乏兴趣,没有合作的概念,他们连自己都不相信,更别提相信他人了。
存在以上问题的儿童,他们在早期获得安全感优越感的方式可能是强调自己的身体缺陷、依赖他人的肯定、哭闹淘气以引起他人注意等等,缺乏通过自己正常努力或是奉献、对别人发生兴趣和互助合作来达到目的的成功经验,并更容易感受到挫败。结果在之后的生活中,错误的“行为-目的”环路不断被强化、放大。这样的儿童都是很容易被误导的,他们经常会形成错误的人生观,若不加以引导就会成为极度自卑的人。这些孩子需要他人的帮助,找到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找到人生的意义。
之前说到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自卑,认清了这一点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超越。书本否认了遗传因素,认为自卑是可以被纠正的,只要我们能够判断哪些行为是自卑的表现,我们的潜在愿望到底是什么,我们哪些早期经验造成了现在错误的反应模式,不断纠正自己的思维习惯,建立正确的反馈模式。之前我还看过一本书,叫做《抑郁和焦虑的自我训练法》中提到类似的观点,其中举例说有一种人格叫做刺猬型人格,无论别人说什么做什么,就会习惯性的拒绝和反对。这类人多半都说我就是这种性格,改不了了,但是其实这只是一种选择,是一种不加思考的条件反射式的应对,就像抽烟酗酒一样早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这个时候我们首先要认清自己的问题,学会自己同自己对话,告诉自己不应该这样去做,每次遇到这类问题要提醒自己用合适的方法应对,时间长了自然可以纠正这种习惯,学会正常的和他人交流及合作。
作者认为人的记忆和生活方式绝对不会背道而驰。早期记忆显示出了形成人生态度的原因以及最简单的表达方式。通过一个人早期的记忆我们可以判定,这个孩子是否曾受到家长的溺爱和忽视,他合作能力的培养达到了什么程度,他喜欢与怎样的人合作,他遇到了怎样的难题以及他的解决办法。书中举例到,在一个先天弱视却极力想让自己看清东西的孩子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更多他对视觉的印象。他的回忆可能会是:“我望望四周。。。”,或者描绘一些颜色和图案。一个身体有缺陷的孩子,会对跑、跳、玩耍印象更深。一个人在儿时就记忆犹新的事情,肯定和他对事物的兴趣有关,如果我们能知道他的兴趣所在,也就知道他的人生态度和目标。因此,早期记忆在一个人的就业指导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成为医生的人,有可能就和童年时某位亲人离世的经历有关。在阿德勒的启发下,我也试着对自己和周边几个人的早期记忆进行分析,结果和书中表达的观点一致。比如某同事说,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时候,我人还没有扁担高呢,就挑着扁担去地里干活”。从他的表述里我发现了两点,一是他的确擅长干活,包括现在也是,二是他专门强调了他当时的个头还没有扁担高,说明他潜意识里对自己的身高还是比较在意的。再比如另一个大姐,她说了印象最深的两件事,一个是很小的时候遇到卖冰棍的三轮车,追着车子跑了好远。另一个是她姐姐送了她一件裙子很漂亮,其他人都夸她穿的好看。结合一下她现在的生活情况,她一直很爱美,也喜欢美食。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来早起记忆和她现在的关联了吧。
这种对“海量回忆”的“有限选取模式”,足以窥见到我们的思维模式和潜意识中的某些特点,是认识自我、解剖自我的一个门径。既然我们已经了解到我们自己多少都有一些性格上问题,那么就要学会查找问题的根源,设立合适的目标,进行自我纠正,最终完成自我超越,获得更有意义的人生。
最后我想说一下,这本书虽然是个体心理学的著作,但是毕竟是在八十多年前写的,书中有些观点,按目前的普世价值观来看,还是有一些争议和无法认同的地方,如果去看这本书的话,还需要自己进行分析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