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用半年左右的时间精读一本书:Beyond Feelings。就是下面这本,有兴趣的朋友一起来,几个人一起读,也许更有趣。
为何读、如何读
第一次听说此书,是在2016年的秋天,怀着强烈的“财务自由”渴望,在“得到”上开始学习一个专栏: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跟绝大多数“笑来粉”一样,初次接触李笑来,觉得这家伙语言简洁,概念清晰,论证粗爆但几无反驳,很快便沦落成他的“脑残粉”。
笑来在专栏里,几次提到对他成长影响较大的几本书,提到选书的原则。其中就有Beyond Feelings。于是就到处找,有同名的,也有翻译的。但笑来反复说,英语很重要,用并联的方法才能加速成长。
但亚马逊上竟然没有新版卖,于是网上找到免费的PDF,就是上面这本。此书初版于1975年,这一版是2011年的第9版。30多年更新9版,作为非虚构作品,已足以显示其价值。豆瓣上的评分也高达9.1分。
全书共3篇19章,计划用20周读完,大体上每周一章,并完成一篇报告。目前已经花了一周读完第一章。嗯,就这样上路吧。
这是本什么书
书的副标题是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也就是说,这是一本关于批判性思维(审辩思维)的入门书。作者Vincent Ryan Ruggiero是位社会工作者,是纽约州立大学德里分校的荣休教授,到目前为止已经写了22本书。
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即语境(context)、误区(pitfalls)和策略(strategy)。第一部分讨论了一些基本概念,并清理了一些阻碍批判性思维的态度和观念。第二部分讨论了如何避免判性思维中的一些常见错误。第三部分讨论了处理问题的各种技巧。
作者曾是乔治·奥威尔“简洁英语”的追随者,阅读对象是参差不齐的美国大学生, 所以整体难度并不大。有一定的词汇量,掌握基本的语法,再加上词典和搜索引擎,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关于语境
第一部分有7章,每章讨论一个概念。为什么要讨论这些概念?作者给出的解释是:学习任何技能,首先需要理解它的工具和规则。而批判性思维这项技能,概念就是它的工具,脑力控制(govern mantal)就是规则。
第一部分讨论的7个概念,分别是:个体性(individuality)、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事实(truth)、意见(opion)、证据(evidence)和论证(argument)。之所以要讨论这些概念,在作者看来:
人们对这些概念的通常理解,大部分都是错的;
对这些概念仔细清理,将会帮助你得到新的洞见;
掌握这些概念相关的知识越多,你的思考就越精深;
你是谁?
思维的主体是“我”,所以作者开篇就讨论了
Who are you?
假设有人问:“你是谁?”需要你认真而详细的回答,你会如何作答?姓名、性别、民族、国家、家庭、教育、特长、爱好、经历,习惯填各种表格的我们,通常会一一列出。但这与全面定义“你”还有很远很远的距离:身体、情感、智力。围绕这三个纬度,你需要写下好多页纸。
但是,如果提问者继续认真地问:“你是如何成为现在这样的?”你会如何回答?是家庭影响成这样的?是自己选择这样的?绝大部分人的回答,可能都无法做到全面而客观。因为:
这个世界对我们的影响,远比我们认识的要大。
首先是时空影响
作为智人(Homo sapiens)的一员,我们总是生在某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这个特别的时空,总是被特定的环境、背景、信仰、习俗等等所界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而这些具体的文化,同时会限制我们的经验,影响我们的思考,以至我们生于其中、受其所制而不自知。
作者举了很多例子。比如,你若生在殖民地时代的美国,对当时限制女性进入陪审团、签订法律合同、拥有财产、投票选举等,你可能连反对的念头都没有;如果你的生在19世纪的美国,对当时儿童辍学、工作长达16小时,你也不会有保持未成年人的想法。因为,“未成年人”这个概念直到1904年才出现。
关于文化间的差异,作者举了更多例子。比如与人谈话,中东人就比美国人离得更近。比如守时,在美国的商务活动中,迟到5分钟是能够接受的;但在阿拉伯,迟到半小时也很正常。如果是应邀赴宴,在英国迟到5到15分钟是合适的,在意大利可能要迟到2小时,但日本却完全不行。
表现在饮食文化上,差异就更大了。就像一个社会学家概括的:美国吃牡蛎但不吃蛇,法国人吃蛇但不吃蝗虫,祖鲁人吃蝗虫但不吃鱼,犹太人吃鱼但不吃猪肉,印度人吃猪肉但不吃牛肉,俄罗斯人吃牛肉但不吃蛇,中国人吃蛇但不吃人,新几内亚食人族却觉得人肉很美味。
总之,你所生活的时代或文化,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
其次是观念影响
观念无处不在,但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用而不知,或知之不深。比如,父母、老师在鼓励小孩时常说:只要自信,你就能做到任何事。这好像是在说,“要成功,只要自信就够了,而不管天赋或努力”。
作者还举了一个案例,100多年前曾在美国风行很久的一个观念,即
智力由基因决定,且无法提高。
由此研究者设计出各种智力测试,把美国各种人群的智力平均值用数值标注出来。
受此影响,立法者决定对外国移民采取限制措施,以防止低智力人群迁入;优生学者认为,为了人类整体的福利,必须找到一些方法鼓励高智力者生育,限制低智力者生育;更进一步,就导致了种族歧视和民族歧视,甚至还推波助澜了纳粹德国的种族灭绝。
再次是大众文化影响
进入20世纪,报纸、广播、电视、流行音乐快速兴起,大众文化变得异常强大。进入21世纪,互联网、智能手机普及,这个趋势就更加明显: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大众文化包围乃至裹挟。
从电视普及开始,大众传媒越来越懂得如何吸引你的注意力。广播、电视、新闻、出版,都变得越来越娱乐化、感官化。发展到现在,最突出的就是政治势力充分利用这些工具,越来越深地操纵民众。
关于“操纵”(manipulation),虽然历史久远,但进入“科学”研究则在20世纪早期,从巴甫洛夫著名的“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实验开始。既然可以操纵狗的条件反射,那么,操纵人的条件反射也是可以的。于是,从商业广告开始,针对人性的弱点,大众传媒就开始竞相操纵注意力和欲望。
最后是心理学影响
进入20世纪后,教育和传播快速扩展,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也开始深度影响社会。数十年前的美国,人们还普遍被要求自律、自醒、谦逊和努力工作,然后赢得尊重。
但现在的美国,自尊(self-esteem) 是首先必须的,以自我为中心(self-centeredness)也是大家的常态。
自尊在全球的流行,主要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影响。在马斯洛看来,人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爱和归属感、尊重、自我实现等5个层次。
而当代美国社会,更深地受到弗兰克尔(Viktor Frankl)的影响。他有本书,《活出生命的意义》,初版在1946年,1959年出版英译本后,畅销至今。中译本只有10万字,很好读,很震撼。
在弗兰克尔看来,人的真正需求比“自我实现”更高,即实现“自我超越”(self-transcendence)。只有“忘掉自己、奉献自己、忽略自己,关注外在”,人才能成为完整的人。而把自我实现或幸福作为追求目标,只会带来无尽的挫败。在他看来,
在生活中找到意义,迎接各种挑战,实现“自我超越”,才是人生的正确姿势。
如何成为“个体”
现代社会,经济、社会、技术高度发展,人们获得各种便利的同时,也更深地陷入各种“材料”编织而成的网络中。表面上的个体,其实更像落在超级大染缸的木偶。
所以,作者在这一章的最后指出,个体性(individuality)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挣扎着习得的(earned),其本质是警觉(vigilance)。那么,如何习得个体性呢?作者给了四条建议:
把你对任何人和任何事的第一反应都看作试验;
判断你为何如此反应;
想想看,你是否还可以有其他反应;
问问自己,其他反应中是否有一个比你的第一反应更合适。
从染缸中彻底爬出来,也许概率并不大。但是,万一做了呢?即使最终做不到,那挣扎着探出头来,看看缸外的风景,生命岂不更丰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