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做学问,该怎样用功呢?仅仅让浮躁的心安定下来,就可以吗?先生说:
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得到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
这几天都学习,感触最大的是,说再多要做什么,都不如直接在心上“省察克治”下功夫,包括对孩子的教育。今日看到孩一起床就玩游戏,没有像往常一样一顿唠叨说辞,而是只和孩认真说了一句,要学会克制心的欲望,才能成事,寥寥数语,叛逆的孩第一次没反驳我,没吭声。
如何“省察克治”呢,先生用猫捉老鼠来比喻,非常形象有趣,用词铿锵有力!
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窝藏,不放由,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廊清,到得无私无克。
陆澄在异乡闻儿病危,心忧闷不能堪,父之爱子,自是至情。先生教导陆澄的话,其实也是教导我们:
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不知已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才过便非心之本体,必须调停适中始得。
喜怒哀乐,乃人之常情,但要下功夫修心,就像先生说过的,人要在事上磨!要有“夭寿不贰”之心,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否则无论过喜过悲,都会让心的本体因私欲而蒙尘。
徐爱和陆澄都问过文中子续经之非,面对大家都受到社会上虚文盛而实事衰的影响,先生已不再过多解释,更道一句“更觉 良工心独苦”。
先生如何“明道”的观点,第一次让我也若有所思,从来都喜好文笔、独到的观点,但若每个人对道和历史都各自演绎,那流传给后世的就面目全非了,所以真正的圣贤是心中无我的,没有任何个人私欲,才能如实描述,才能返朴归真做实事,才能像孔子一样删六经来正史,心中无我才能成就大我!
关于仙家元气、元神、元精,先生说的极妙:
只是一件,流行为气,凝聚为精,妙用为神。
凝聚的力量,妙用的强大,不自言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