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条建议是给刚入职老师提的关于阅读的指导。教师要坚持阅读,与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
这样日不间断的点滴的积累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智力财富和教育的明智,必将厚积薄发。
日不间断的阅读对于年轻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每个月坚持阅读并坚持阅读以下三类书籍:1.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方面的科学问题的书;2.关于可以作为青年人的学习榜样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争事迹的生活(优秀的榜样);3.关于人的心灵的书(心理学方面的书)。
大师提出的关于阅读的三类书籍,也与我们新教育倡导的教师专业阅读相吻合——本体性知识,即与所教学科高相关的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也包括道德理论和管理理论等;人类基本知识,即理解人类生活所必须具体的人文社科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这样坚持的阅读十年后,教科书在我们的眼中就看起来像浅显易得的识字课本一样。 在这种的条件下,我们才能说:为了上好一节课,我是用一辈子在备课。 只有每天不断的补充自己的科学知识,你才有可能在讲课的的过程中看到学生的脑力劳动:占据你的注意中心的将不是关心教材内容的思考,而是对于你的学生的思维情况的关心。这是每个教师的教育技巧的高峰,你应当努力向它攀登。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对某一教学内容熟烂于与心时,我们在课堂上不再关心自己的教学设计,也不担心孩子们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随机情况,我们会更加关注孩子们课堂上的表现,从他们的动作、眼神和话语中了解他们思维、思考的轨迹,并能在耐心倾听的基础上,发现他们未曾表达的意思,而给到他们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如果是刚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或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充分的进行备课和准备相关资料,我们会按照既定的教案进行推进,这时学生出现一点预设之外的生成内容,我们要么手忙脚乱,要么急于把孩子拉回到自己设计好f的框架里。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深刻的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我们要记住,教育首先是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而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
只有不断的研究心理学,了解孩子们身心成长的规律,我们才可能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用音乐拉近师生心灵的距离,用音乐打开孩子心灵中最隐秘的角落。
最近一阶段跟孩子们一起上网络课程,我发现作为老师真的要多学一些本领。如果你会唱歌,会跳舞,就会和孩子们有许多共同的话题。实在不会这些的话,你可以会做各种手工。这样在教孩子们做手工的时候,你们也会有交流的话题。
如果我们不会任何一种乐器,我们可以用文艺。 通过书籍通向孩子们的心灵。我们唯一要记住的一点就是:你推荐给孩子阅读的书籍,要能教给他们怎样生活。书中的英雄人物形象,要能够吸引和服务你的学生,在他的心里树立起你的信念:人是伟大而有力的。
最近又和孩子们一起共读绘本了。大声朗读整本书开展的还不是很好。
请记住,教育——首先是关心备至的、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要掌握这门艺术,就必须多读书多思考,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应当好比是在你的教育车间里添加了一件新的精致的工具。
跟着新教育,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进行阅读,相信会收获多多, 也打算几本书共同阅读,在互相碰撞中有新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