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假期回家,我都要接受七大姑八大姨的谆谆教诲:
“女孩子嘛,回来做个老师是最好的,找个本地的公务员嫁人,生活不知道多舒服。”
“研究生读传媒?你这个专业前景不行的,读教育学好!”
“出国留学?啧啧啧,这得花一百多万吧,现在海归不值钱了,回来工作都找不到,还不如国内考研。”
他们用几十年的人生阅历不遗余力地说服我接受他们的价值观,稳定平淡的走完看得到尽头的一生,然后生儿育女,将这种生存模式一代代延续下去。
饭桌上,我带着尴尬又不失礼貌的笑容点头敬酒,更坚定了毕业后不回老家工作的决心。
我的家乡在中部省份十八线县城,我们省是安土重迁的省份,自古讲究耕读传家,而我们县将这一传统发扬光大,尤其是重视教育(考大学)和热爱土地(置地买房)。我的祖辈父辈一辈子生活在这里,表哥堂姐即使在外地学习和工作了几年,也很快回老家,凭着当地关系网找到了薪资不错的工作。他们也成了亲戚劝导我的例子:
“大城市哪有这么好,你看你哥哥姐姐,回来以后的生活不是比在外面挤地铁舒服多了!”
在一个开车二十分钟能绕城一圈的小县城里,你很难和在这里长大的人解释外面的生活的美好。习惯是很可怕的东西,它让人排斥陌生的事物,失去探索的动力,最后永远停留在自己小小的舒适区内。
十岁那年,爸爸带我去上海旅游,我第一次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吃上第一顿麦当劳,第一次去电影院看电影,我对大屏幕里的虚拟世界流连忘返,但那时的我还不知道,这远不如未来我在现实世界里遇见的奇妙有趣。
18岁,我成了家族第一个考上985的大学生,虽然仍有人在鼓吹“学历无用论”,但我深刻意识到一所优秀的大学给我带来的好处。
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有优秀的教育资源和硬件条件,“大学,非大楼也,大师也”,这里的老师,会带你领略更深邃的思想和更广阔的世界;会不遗余力地支持你,给你需要的学习资源;不愿你为找工作过完大学四年而是为了更完善的自己,更有意义的人生。
我的身边围绕着学霸大佬,打破了我曾经对学霸“戴眼镜社交低能”的偏见,他们能力强,双商高,成绩好,意气风发,挥洒青春,激励我成长成更优秀的人。
我谈了恋爱,男朋友是我的大学同学,我们可以从海德格尔聊到西方政治体制,从强盛的罗马帝国聊到俄罗斯文学的太阳。他是本地人,虽然比我小一岁,却比我成熟有远见,他说,他想去西藏支教,因为他不想浑浑噩噩地活着。
大学毕业,不安分的我没有加入考研大军,而是去了俄罗斯读研。而这是我做过最冒险却不后悔的决定。
如果不去俄罗斯,我不会亲身体验到和中国文化迥异的东斯拉夫文化,并且改变很多对俄罗斯的刻板印象。
中国人喜欢给俄罗斯人贴上“战斗民族”的标签,觉得他们强悍勇猛,五大三粗。这是和“中国人都吃狗肉”一样的偏见。
俄罗斯男人深情时,浪漫如情圣。妇女节,俄罗斯男人会为所有女性朋友买礼物送贺卡,给老婆买花做饭。平时也会主动帮女生留门挂衣服,俄罗斯男人的绅士风度已经成了习惯。
你也许了解,日本文学笔下的爱情美到极致。那你是否知晓,俄罗斯文学,对美与人性的描写同样细腻如丝?
对这样一个文学艺术成就卓越,浪漫到骨子的民族,只用“战斗民族”这一个标签,未免以偏概全,不够客观。而多少人仅仅是通过对网络上的搞笑视频和只言片语就下了结论?
就在三天前,亲戚聚会上,我中年发福的姨夫信誓旦旦地和我说,俄罗斯女性结婚前很漂亮,结婚后就变的又胖又丑。虽然我说这只是偏见,并且以我的外教为例,告诉他现在俄罗斯女性注重锻炼和保养,不会变胖,他还是一脸不相信,并坚称是由他们人种决定的,即使他从未去过俄罗斯,也从未做过相关调查研究。
那时我好像明白,我不愿回家定居,害怕的是有一天,也会被片面的认知所禁锢而不自知。
当然,在我家人眼里,我在其他地方所见,所学,所悟,都不如吃饱饭来的实在。我一切的辩白都会在最后被他们强硬的逻辑扳倒,并被一句“我还不是为了你好”彻底打败。
有一天,我走在家乡的路上,店铺门前两个大妈在聊天,她们四十岁上下,穿着睡衣,素面朝天。一个大妈说:“像我们这个岁数的人,有饭吃,有房住,每天打打麻将,还要求什么呢?”另一个表示赞同。我觉得心里不是滋味,也只是默默走过。
我的亲戚家人幸福吗?也许吧,工作不累工资福利还高,退休后打打麻将跳跳广场舞,和子孙享受天伦之乐。也许这就是他们想要的幸福生活,
但幸福有千万种方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是个不安分的人,稳定对我而言是无期徒刑,我的心总在渴望未知和挑战。
所以,对所有关心我的未来的叔叔阿姨们,我只想说一句,没错,这很好,但不是我想要的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