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们企图发现适用于所有动物(包括人类)的行为学习原理,关注可观察、可改变的行为,强调根据环境中的事件来说明学习过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学习的行为就是由特定条件引起的反应,个体当前行为的后果改变了未来的行为,或者个体模仿了他人的行为。
一、经典性条件作用
(一)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巴甫洛夫在他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中,阐明了复杂学习中的刺激——反应的关系。巴甫洛夫从狗对喂食人的脚步声分泌唾液的这一现象发现唾液分泌与刺激(铃声)出现时间存在密切关系,由此进行了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实验。巴甫洛夫发现条件反射是由条件刺激(铃声)和无条件刺激(肉)多次配对建立起来的,如果条件刺激(铃声)重复多次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的刺激,则反射条件将逐渐减弱并消退,但这种消失一开始并不是永久性的消失,经过一段时间间歇后,又能自动恢复,只有当几次自动回复都没有得到强化时,条件发射才会真正消退。而在条件发射建立之初,如果出现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会引起泛化反应,但只对条件刺激给予强化,而对其他类似的刺激不给予强化,则个体只对条件刺激出现反应。巴甫洛夫将这一过程概括为:习得律、实验性消退、泛化律、分化律。
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在帮助学生克服窘境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如果学
生害羞,可以给他分配更多的社交任务,例如分发作业本和试卷,辅导其他同学等。如果学生害怕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话,可以先让他在小组同学面前坐着读一个报告,然后站着读,再后根据笔记内容做一个报告,最后到讲台前给全班同学做报告,如果学生不愿意回答课堂提问,可以先向他提问一些简单而明确的问题,并对他的主动回答给以积极的评价,帮助他建立自信心。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
华生是行为主义的奠基者和捍卫者。他曾做了一个恐惧形成的实验,得出一种动物和一种引起恐惧的刺激产生了联系,婴儿就产生了对这种动物的恐惧。在这个实验中,11个月大的婴儿本不害怕小兔子,当他走进兔子时,背后传来一声巨响,婴儿猛地吓了一跳,不断重复这一过程,一周以后,婴儿对兔子产生了情绪反应。根据这一实验,华生提出,有机体的学习实质上就是通过建立条件作用,形成刺激和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许多学生的态度就是通过这种刺激而习得的。比如许多学生可能不喜欢英语课,因为老师在课堂上要求他们大声翻译句子或者读短文,引起了他们的焦虑反应,因而使学生将焦虑的体验与英语课程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对英语课的恐惧反应。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
人的学习并非都是自动、自发的产生,在人为的操作之下也会产生各种后果。
(一)桑代克的联结主义
桑代克通过饿猫不断尝试之后找到踏动机关打开迷笼的实验提出了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这种理论人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这种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自动形成的。
桑代克认为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可改变的联结,给以满意的后果,联结就会增强,给以不满意的后果,联结就会减弱。这就意味着一个人当前行为的后果决定他未来的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因而教师在学生学习要善于使学生感受到成就与大量的奖励。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斯金纳通过白鼠偶然踏上操纵杆而获得食物这一实验,得出任何反应如果紧随以强化刺激,该反应具有重复出现的趋势,任何能够提高操作反应率的刺激都
是强化刺激。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保持一个长时间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时老师就应该对学生给以一个间隔的正强化,此外还要善用普雷马克原则,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效强化物,或者说用学生喜欢的活动去强化学生参加不喜欢的活动。
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行为的塑造”,因而帮助学生完成目标时应遵循一定的步骤:(1)选择目标。(2)了解学生目前知道什么或者能做什么。(3)找出学生所在环境中的潜在强化物。(4)将终点行为分解成有序的步骤,步调大小因学生的能力而异。(5)即时反馈学生的每一步行为。在行为的塑造过程中,教师必须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行为范围内得到强化。
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通过小孩模仿大人打击玩具实验从而得出儿童的大多数学习发生在社会环境中,儿童通过观察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复杂的学习技能需要老师作示范而使学生学会某些方法,并且在学生学会后教师应给学生一定的强化,使学生对此印象深刻。
小结
经典性条件作用的过程主要S—R,操作性条件作用是(S)—R—S,这两者都是将刺激与反应联结起来,应用到教学中,经典性条件作用是要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使学生去掉焦虑的学习情绪。操作性条件作用是要给学生一个正向的强化作用,社会学习理论则是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行为主义理论的应用较为普遍,系统的学习行为主义理论更是对教学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