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薛立新教授:家庭教育,惩罚孩子要有度
尽管赏识教育是今天孩子教育的主旋律,但是不可否认适当的惩罚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不可缺少的。孩子是在不断地犯错误和改正错误中成长起来的,而适度的惩罚作为一种家庭教育手段,有效地杜绝孩子错误行为,规范其言行的必要措施。但是,也有一些家长对孩子滥用惩罚,给孩子造成了心理或身体上的伤害,所以惩罚孩子要有度。
新竹在同学和老师的眼里是个做事井井有条,非常细心的女孩,身为班长的她总是能把老师交给的任务做得非常精细,一丝不苟。
可是过去她也曾是个做事丢三落四的小马虎,只不过是被妈妈罚过几次后才长了记性,改掉了粗心的毛病。
新竹上一年级时,妈妈就让她锻炼自己整理书包,带好备品。一次,她因为疏忽将作业本落在家了,这已经是她第二次因这个理由交不上作业了,老师对她的理由产生了怀疑,于是拨通了新竹妈妈的电话。新竹妈妈对老师说:“作业本确实忘在家里了,作业孩子也做了,但是这丢三落四的毛病也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如果原谅了她,恐怕她还会有第三次、第四次,以致更多次,所以我想应该借这次机会给她点小小的惩罚,让她长点记性。”于是,新竹被罚重写了一遍作业。这个小小的惩罚还真起到了作用,这之后新竹再也没有忘记过带作业本。
三年级时,新竹当上了班长,掌管班里的班费,一次活动中她支取了其中的一部分班费,可后来再有活动时,她发现钱款和票据对不上账了,正好少了10元钱,于是她找妈妈帮忙,妈妈提议她弄个账本,将票据和余款都夹在一起,这样才便于管理。但是就赔款的问题妈妈没有帮忙,而是让她从自己的零花钱中省下10元钱来补齐,10元钱可是新竹两个星期的零花钱,她虽然很心疼,但是作为对自己工作的疏忽的惩罚她也只能接受。
在这两件事的教育下,新竹变得更加细心了,她说这叫“吃一堑,长一智”,如果没有妈妈的惩罚,就一定不会有现在这样一个细心的自己。
中国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先生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一语道破了惩罚对孩子成长和教育的必要性。
对孩子来说惩罚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物质上的,有的是精神上的。但是惩罚绝不等同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不是让孩子难堪,更不上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惩罚应该是以教育孩子不再犯错为目的,让孩子心悦诚服,明白事理的一种教育手段。
父母对孩子的惩罚是需要有“度”的限制,绝对不能超过这个度,否则不当的惩罚结果不仅会使教育无效,还会使孩子变得冷漠、仇视、逆反,暴躁,甚至将孩子推向更错误的泥潭。
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惩罚前,保持冷静的心态,不能受自己坏情绪的影响。例如,在自己为工作上的失意和生活上的琐事而烦恼的时候,就不适宜惩罚孩子,以免惩罚过分。惩罚孩子还应在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的基础上进行,他是外向型的淘气、开朗的孩子,还是内向型的沉默、寡言的孩子,不同的性格的孩子对惩罚的承受力是不同的,所以在惩罚程度的选择上也应该有所不同。对性格开朗、淘气、外向的孩子罚轻了,他不在意,继续再犯,所以惩罚稍重些,让孩子记住教训;对与胆小、沉默寡言、内向的孩子,“惩罚”应稍微轻些,有些孩子不用父母开口,一个责怪的眼神都足以让其泪如雨下。但是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孩子,一定不要因为心疼他,就对其错误睁一眼闭一眼,而应始终秉持原则,对错误的惩罚坚持到底。父母对孩子错误的批评态度要严肃,语言表达要诚恳,告诉孩子错误的危害,对其言明惩罚是对他做的这件事,面是不是对他这个人。
当然,对孩子进行惩罚还应注意分清场合,不要在人前教子;再就是对孩子进行惩罚时决不可伤害孩子的自尊;对孩子进行惩罚后应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安抚。父母应该告诉孩子自己是真心爱他的,希望他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以此加深孩子对父母行为的理解和对惩罚的正确认识。另外,要给孩子定一些必须遵守的规矩,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底线究竟在哪里,一旦越过这个底线,他就会受到惩罚。惩罚应该是一种对孩子爱的呵护,只有用之有度,才能发挥出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