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本篇文章之前,我想很多的父母都曾和我一样,面对孩子吃饭的问题无从下手,我们都曾尝试过各种各样的办法,最后都是无疾而终,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常常在思考:我的女儿在吃饭这个问题上为什么会需要花费如此多的时间。
我们从小到大学了很多课程,可是我们没有学习如何成为父母,在面对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常常延习的是我们上一辈的教养方式,面对孩子吃饭时,我们通常会有以下三种妈妈。
当孩子遇到自己不喜欢的玉米粥时,他说:“不好吃,我不要吃这个东西”要是在我们父辈,可能我父母会直接说吃,我们就会吃掉了,可是现在的小孩会有这么容易吗?当然没有。
第一种严厉控制的妈妈会说:“孩子,你看热乎乎的玉米粥,很香啊,看着就很好吃,吃完肚子才会饱饱的”孩子不为所动,妈妈会想尽办法讲道理做改变,孩子仍然不为所动,妈妈的情绪会即刻爆发,孩子可能就会饿着肚子出去玩,孩子饿着肚子回家,跟妈妈讲肚子饿的时候,妈妈会说教式的说:你看,我就告诉过你,你不听我的,现在知道肚子饿了吧。”
第二种骄纵型妈妈遇到同样的问题会重新按照孩子的需求准备饭菜。久而久之,孩子会越来越多要求。
第三种妈妈会直接告诉孩子,你需要在粥里加麦片还是葡萄干?孩子选择了以后,尝了一口玉米粥,他说不好吃,妈妈会直接说:好,你出去玩吧。孩子饿了回来,跟妈妈讲肚子饿了,妈妈会安慰:“孩子,你肯定饿坏了,妈妈相信你一定能挺到中午的”抱抱孩子。
以上三种方法我都尝试过,我也曾经因为这件事情和我母亲有过争吵,排除掉饭菜不好吃和病理性原因导致的不吃饭,如果孩子确实不吃 ,那就会饿到肚子,可是如何感觉不到饥饿劳累的结果,他永远不会珍惜现在拥有的这些美味的饭菜。
所以下次遇到孩子的问题,你会选择做哪一种妈妈呢?接纳孩子的感受,允许孩子做出自我的选择,并让孩子承受自己选择带来的后果,当这个后果超过他的承受范围时,陪伴他,并给予你的建议。
我想着这才是所有妈妈应该教给孩子的态度,我们是妈妈,可我们并不能代替孩子成长,在成长的道路上,孩子做的每一次选择,都会给他自己带来各种各样的结果,希望孩子面对选择时能够独立思考,按照自己的意愿,过自己独有的人生,相信这是所有妈妈们的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