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胜算:用概率思维提高胜算》,作者刘润,民主与建设出版社·磨铁2023年3月出版,13.4万字。
刘润,商业顾问,润米咨询创始人。
本书书名为《胜算》,副标题为“用概率思维提高胜算”,却并不是讲概率思维的专著,而是作者对人生认知思维和实践方法的集合,全书共分六章:
1-定准方向,把握人生的精度
2-找对方法,看透这个世界的本质
3-做好决策,赢得人生主动权
4-思维进化,人生需要不断地重启
5-管理智慧,人和人之间就是互相成就
6-商业逻辑,找到你的旋转飞轮。
【撷取摘要】
1-1
高手和普通人的差别,在90%~99%这一段。这一段的关键词是“极致”。
顶尖高手和高手的差别,在于99%~99.9999%。这一段的关键词是判断力、分寸感和颗粒度。
判断力,不是指你有没有优秀的“决策模型”;而是在你只有20%~30%信息量的时候,如何做出大概率正确的决定。判断力是对信息量的对冲;分寸感是对复杂性的对冲;颗粒度是对分辨率的对冲。对判断力、分寸感、颗粒度的修炼,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1-2
真正的高手,都善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在变革时代,我们更需要回归行业本质,尊重常识和规律。从满足用户需求出发,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只有简单,才能做到专注。只有专注,才能做到极致。简单,才是终极智慧。
比如,区分目标和指标。
第一,我们要懂得为目标找到指标。如,企业经营的目标是什么?持续健康经营。如何衡量一家企业是否持续健康经营?看人均利润。这个指标,兼顾了收入、成本和运营效率。
第二,不要因为关注指标,而忘了目标。管理公司就是开车。记住,你真正的目标在远方,而不在车里仪表盘上的数字。我们关注指标久了,常常会忘了目标。比如,紧盯胆固醇,而忘了健康才是目标。
1-3
知识增量,决定你的成长质量。世界上有两种知识:把未知变成已知;把已知变成认知。明白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怎么用。
高效学习的四种途径;
1-认知之树+须鲸式学习。有了认知之树,才说明你的知识是体系化、连续化的,而不是割裂的、点状的。须鲸式学习就是大量输入,有用的东西就消化吸收,没用的东西喷出体外。
2-大量听书。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了解一个领域的全貌,获得60%~70%的核心认知。
3-集中阅读。看目录(知道知识框架)→找到what、why、how(是什么,为什么,有何场景)→先读书后读人(哪个作者水平高?还写过哪些书?思想怎样迭代?)→输出
4-输出是最好的输入。学不如说,说不如写,写不如画。画出高度抽象、凝练的模型。
1-4
你做过的事情都有价值线。
1-你的靠谱层次,决定了你能成为哪种人。优秀员工(做事靠谱)→ 高级经理(值得托付)→ 事业伙伴(患难与共)。
2-君子不器。你做过的那些看似没有用途的事情,会在生命的某一时刻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价值线。这条价值线会指引你,走向你想要的生活。君子不器,你想把自己塑造成什么样的形态,你说了才算。
3-“责权利心法”。给靠谱的担当者,而不是执行者,足够的利益。要把80%的奖励给20%的担当者,即对目标负责的人;20%的奖励,给80%的执行者。
1-5
真正困住一个人的是格局。
1-放下“主动防御的本能”。当别人告诉你这件事不可能时,那是因为他做不到,不代表你不能。允许更多的可能性,你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如,凭良心做生意到底能不能赚到钱?没赚到钱,问题通常不是出在有良善的“心”,而是出在没有商业的“脑”。不能把“脑”的问题,归于“心”。
2-向內观格局。大机会时代来临,机会落在有实力的人身上,而不是机会主义者身上。“你陪客户喝下去的那些酒,都是你做产品的时候没有流过的那些汗。”
3-向外观视野。多经历,多见识,多反思,多复盘,多承受委屈和磨难,你的视野和格局才能得到提升。勇于承认自己不足的人,格局都很大。
1-6
成大事的人,要具备五种硬功夫:
1-拥有强烈的好奇心。试试把内心的独白从“这很无聊”“这有什么用啊”改成“我好奇如果我这么做了,会怎么样”。
2-拥抱不确定性。
3-更大的目标和想象力。专注于创造价值,而不是创造财富。赚钱,只是一个顺带的结果而已。
4-延迟满足。张一鸣说:“我最欣赏自身的特质是延迟满足感,而最大的延迟满足感,是思维上的。我比较保守,比如很多公司花钱都是为了再融资,而我总是预留足够的钱。保守的本质是因为我很相信延迟满足感,如果一件事你觉得很好,不妨再往后延迟一下,这会让你提高标准,同时留下了缓冲。”
5-不怕犯错。成功,要多从外部找原因,而失败,要多从内部找原因。
2-1
用多元思维看世界,“多元认知模型”最基本的逻辑是:找到这个观点的反面→找到一个能支撑该反面观点的案例或者原因。让这两方面的观点同时在你心中扎根,你才能更全面地认识这个真实的世界。
如,听到新观点(“让听见炮声的人呼唤炮火”)→ 找到反面的观点(”砍掉基层的脑袋“)→找到反面观点的道理(基层没有足够的决策能力,没有支撑其做决策的思维框架和判断标准)→更全面地认识世界
2-2
想要提高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最基础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练习。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养成一个习惯,思考一下这件事情的本质到底是什么。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你每多问一个为什么,你就往本质多走了一层。
如,投篮,是向前投还是向上投?向前投,方差消化在前后的方向,投篮的落点波动大;向上投,方差消化在上下的方向,投资的落点波动小。
2-3
从零维到五维的思考
1-一维思考,基于“线”的思考,它关注的是战略层面。
2-二维思考,基于“面”的思考,是从战略到商业模式的思考。”商业模式就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
3-三维思考,通过颠覆式创新,让不可能成为可能。如,图书馆搬迁,用搬书的方式整体搬迁,费用很高;用还书的方式,老馆借书新馆还,几乎没花钱。
4-四维思考,就是三维思考+时间维度。不仅能看到全局,还能沿着时间线,探寻到过去和未来。”原因通常不在结果附近“。所以不要盲目去学习别人成功后的行为;要学习的是,在成功企业和你体量差不多的时候,做对了什么。
5-五维思考,就是四维思考+概率。结果=行为×概率。正确的事情反复做。在行为层面,强调做正确的事(什么时间做对了什么?)体现的是”谋事在人“;在概率层面,强调反复做,体现的是”成事在天“。微观世界的概率叠加概率,概率嵌套概率,到了宏观世界,就被叫作“运气”。
2-4
认知的三种层级:(1)一元思维: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就是对的,其他都是错的。(2)二元思维:兼容两种不同观点。具备基本逻辑和同理心,无须通过赢来逻辑自洽。(3)多元思维:兼容外界所有思想和观点。快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随时提炼使用。
同一件事情,你站在不同角度、高度、立场,就会有不同的观点。比如,很多问题,在CEO的位置,本质上是取舍问题、优先级问题。先做这个,还是先做那个?为了谁,而牺牲谁?重视什么,搁置什么?但这些问题对中层来说,就变成了能力问题。怎么做?能做到什么程度?流程怎么优化?团队怎么激励?而到了底层,就变成了资源问题、体制问题、使不上力的问题,甚至是态度问题。
2-5
成功的关键在于找到可复制的能力内核。这个内核特别重要的两个特点:(1)内核要足够简单,这样才可以大规模复制;(2)内核要能构建成系统,像种子一样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样才有生命力和抵抗力,不会太容易被别人抄走。
如,海底捞的内核,是极致服务?是系统能力!海底捞用标准化的底料实现了对味道的品控,又用中央厨房提高运营效率,保证菜品新鲜,还构建了一整套数字化管理系统。可复制的品类,可复制的标准化运营,成系统的服务,形成了其真正的能力内核。
成功不是从0到1,从1到N,真正的完整路径是:0→0.1→1→10→1→N。也就是0→0.1(灵感乍现)→1(想法变化产品)→10(一次成功复制成多次)→1(提炼可复制的能力内核)→N(大量复制)。
在成功的道路上,拆解到最微小又最有效的成长闭环是:好奇感知→灰度认知→黑白决策→疯子行动。成功的跃迁和升级,就藏在小小的闭环里。
“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在长坡上,能力内核→延迟满足(不被眼前的利益影响)+持续学习(拥有长期价值时间观)→人生复利
2-6
作者分享了李松蔚在企业家私董会上做的六种“人间游戏”的破局之法:
游戏1-Yes,But;是的,但是。角色:无助者、建议者。游戏点在于无助者认为“不是我的错”。→ 破局:建议者”我了不知道怎么办,你是怎么想的?”,让无助者对事负责。
游戏2-逮住你了。角色:挑衅者/监察者、受害者。游戏点在于监察者想以此树权威。→ 破局:监察者从更高角度去思考,下属/孩子出问题,不也是你没有管理好的问题吗?及时指出下属的错误,把错误扼杀在摇篮里。
游戏3-这难道不糟糕吗?角色:迫害者、受害者/控诉者、知己。游戏点在于控诉者未弱求安慰。→ 破局:作为知己,不要顺着倾诉者的话题一直继续下去,甚至远离,不做情绪“垃圾桶”。
游戏4-看我多努力地试过了。角色:诉求者、假性诉求者、助人者。游戏点在于假性诉求者不想改变。→ 破局:助人者去帮助那个诉求者改变,而不是假性诉求者。
游戏5:贫困。角色:假性诉求者、助人者。游戏点在于假性诉求者不想解决问题。→ 破局:助人者停止帮忙,问他准备怎么做。
游戏6-我只是想帮你。角色:诉求者、助人者。游戏点在于助人者享受助人乐趣。→ 破局:助人者主动结束游戏,请诉求者离开。
3-1
难走的路,从不拥挤。困难越大,护城河越深。
简单的事比后期,困难的事比前期。人脉和投资,就是困难的事。获得人脉,难的是要制造“价值引力”,人脉不是能帮上你的人,而是你能帮到的人。
3-2
长期主义,坚守战略定力。“一切商业的起点,都是消费者获益。” 赚钱从来都不是商业的起点,而是终点。重视长远价值,才不会失去眼前利益。
阿里巴巴前总裁卫哲说:“你们都说客户至上,但是你们开会讨论什么问题?看什么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这三张表代表谁的利益?都只代表股东的利益。你们开会时只讨论股东利益,凭什么说客户至上?”
在商业战场上,什么样的竞争对手最可怕?是认真坚守长期主义的人,而不是聪明的人。
3-3
培养系统化思考能力。即学会关联思考(看到要素间的关系)、整体思考(输入和输出的逻辑去理解)、动态思考(加入时间轴看问题)。比如,如果将时间轴纳入考虑要素中,就会知道:要学2000年的谷歌,要学2003年的淘宝,要学1985年的微软。把时间轴加进去之后,你才会理解一件事情的因果、逻辑和关系,才会有一个独立的战略思维。
4-1
深度思考三把刀:用进化思维,接受所有你曾经信仰的东西都不是最终的完美状态,一切都在进化;用本质思维,不断深挖,区分方法论和本质的差别,在变革时代,基于本质寻找新的方法论;用系统思维,解构、重组所有本质的要素,吹去灰尘,重新合上开关,看着澎湃的动力,推动你的商业模式一路飞奔。
1-进化思维,就是接受世界在不停进化,倒逼自己协同进化。如,西尔斯是19世纪的新零售,沃尔玛是20世纪的新零售,小米、盒马鲜生等公司是当前的新零售。零售一直也一定会继续往前走。它的本质在前面,永远不在后面。
2-本质思维。比如,零售的本质,是连接人与货的场;而场的本质,是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万千组合。你和企业的关系,本质是合伙关系,是公开市场上彼此符合心意的选择。你和甲方的关系,本质是稀缺资源在哪一方的关系。维护伴侣关系,本质是对方认为最稀缺的资源,是关怀和时间。
3-系统思维。比如,人生的商业模式,就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是能力、效率、杠杆三个要素的乘积组合。想要实现跨越,就要懂得提高自己的能力,让人生过得有效率,善于利用杠杆。商场上要学会运用三大杠杆:专业(提升个体价值),管理(提升整体价值),资本(提升资产价值)。资本是终极的杠杆,把钱投在合适的项目上,投在合适的人身上,
4-2
比认知盲区更可怕的,是你的思想钢印(思想控制)。典型的有3种:(1)无助型思想钢印;(2)无望型思想钢印,普通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顶级优秀的人改变模型。可悲的人,只有情绪和逃避。(3)无价值型思想钢印,如“我做得到,但我不值得拥有。”
粉碎思想钢印的正确姿势:(1)永远不要自我设限。(2)面对不确定性,选择拥抱而不是怀疑。“人不可能相信不可能的事”,前一个“不可能”是可以改变的,比如把“他把我气疯了”,改成“我可以控制情绪”;把“这件事根本不可能做到”,改成“给我点儿时间让我想想对策”;把“我做不到”,改成“我愿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去尝试”。后一个“不可能”也并非事实,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3)保持好奇心。
4-3
摆在我们面前,供我们选择的,通常并不是“成功的路”和“失败的路”,而是“成功的路”和“容易的路”。
喜欢追逐风口的人,会主动选择易走的宽门。而开挂的人会坚持窄门思维。当你选择窄门,踏实做事,为社会、用户创造价值时,整个世界都会给你让路。
4-4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鸿沟,是认知不对称。人永远无法获得超出所处环境外的认知;人永远无法赚到认知以外的钱。
思维框架的改变,才是真正的进阶。对于本质规律的认知层次,决定了认知对称的认知速率。
成年人学习的目的,应该是追求更好的思维模型,而不是更多的知识。在一个落后的思维模型里,认知不对称,即使你增加再多的信息量,也只是低水平的重复。
提升认知基础体能:(1)苦练基本功。(2)及时总结和复盘。进化岛嘉宾陈勇说:“只有颗粒度精细化到每一步的过程控制,项目成功的经验才能复制。”(3)碎片化学习,系统化思考。
4-5
人际关系的符号互动理论,即我们每个人和周边环境、人产生的一些互动,然后基于这些互动做出的判断。
1-观察人的底层动力:是恐惧,还是欲望?
2-看一个人到底是用自信还是委屈来应对这个世界。如,职场面对晋升,有人会自信地去表达去争取,也有“职场大委屈“总是委屈地退让、埋怨。
3-了解一个人在什么场景下可以更少地掩饰。作者总结了5个场景:被追问细节时;身处复杂环境时;感到压力、被质疑时;达到自然状态时;情绪受到刺激时。
刺激情绪有两种方法:(1)冷读,说出一些自己特别认可的话,勾起对方的表达欲。(2)热扎。扎是扎心,是让对方去回忆、感受一些很强烈的情绪。比如,记者采访的经典三问:首先问”在别人眼中,你现在非常成功,有了这么多成就,你有什么收获想说的吗?如果重来一次,你还会选择做这件事吗?”,然后问“这些年来,你觉得你最该感谢的人是谁?你想对他说点儿什么?”,最后问“做成这件事,你牺牲、付出了很多,肯定也有你觉得辜负、对不起的人,你想对他说点儿什么吗?”
5-1
打造高效协作机制5步:
1-定目标,是为了形成一个基本的分布式协作网络。如,在大目标下有阶段小目标,目标A-凌晨3点攻下山山头;目标B-大部队通过;目标C-完成战略部署......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所有的目标,都是为了更高层面的协作。每个人都扛着自己的责任往前走,并把后背交给彼此。
2-扛目标,不是说这个目标可完成可不完成,而是必须得完成。只有两种场合可以来表达困难:1-接下目标时,评估目标完成不了,第一时间说。接下来完成不了,损失>不接);2-完成目标时。其他时间,意识到困难,就应找资源、想办法解决。
3-盯过程。本质是给任何事情扣上闭环,有开始就必须有结束,
4-守底线。底线就是红线,热炉就是热炉。绝对不能碰,一碰就要严惩。
5-奖结果。只奖励功劳,不奖励苦劳。
5-2
优秀管理者要具备的七条素养:
1-极限施压。
2-给低位员工安全感(会不会被裁);给中位员工公平感(为什么我没有);给高位员工目标感(有什么意义)。
3-只有平庸的人,才总是处于最佳状态。当你感觉到自己处于最佳状态的时候,就说明正流于平庸。
4-管理没有正确答案。很多事情是没有办法达成共识的。有共识的,有唯一答案的,都是简单问题。遇到问题,不断往前摸索,试错,调整。
5-作为管理者的核心能力:把自己当作助燃剂,帮助自燃、可燃型两类员工燃烧,发光发热。
6-人在害怕时候的勇敢,才是真的勇敢。“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7-真正成熟的人,看谁都顺眼。顺眼并不代表认同,不代表他认为对方就是完全正确的。看谁都顺眼,意味着承认并且接受真正的多样性。菲茨杰拉德:“一个人同时保有两种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这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5-3
管理者的沟通心法:
1-遵循波特定律。英国行为学家波特说:“当遭受批评时,下属往往只记住开头的一些话,其余就不听了,因为他们在忙于思索论据来反驳开头的批评。”
2-修炼同理心,做到“对事不对人”。你所能交流、接触人群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你能在这个社会中获得的高度和深度。而同理心是这一切的基础。“小王,我觉得你没有团队合作精神”,这是评价人。“小王,在这件事情上,我没有看到团队合作精神的体现”,这是评价事。
3-要反对,而不是批评。反对,是表示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讲出为什么不同意。批评,是我认为你的观点是错的,我讲出为什么你错了。本质差别,是有没有把自己放在必然正确的位置上。比如,下属要求增加拜访数量完成销售额增长,听他讲完再说:“你的想法确实很好。增加拜访数量确实是一个提高销售额的好办法,不过我认为我们不太适合用这种方法。因为公司没有足够的客源支持我们这样做了。我建议,我们应该想办法通过优化拜访流程等手段,提高转化率。”
4-认知协调。作为管理者,要理解人性的多样性,不要测试人性。“你说对方是好人,对方就会变成好人”。因此绝对不能攻击对方的动机。“高级”的人,会这么沟通:描述行为→肯定动机→表达善良→给出建议。如,“我注意到你最近做了件什么事,我知道你是出于好意,虽然这份好意没有真的起作用,甚至对我有些不好的影响,但我还是很感激。如果你能那样做,就更好了。”
5-多用建议,少用批评。批评专注于缺陷,而建议专注于如何弥补缺陷。如,“这个想法很棒,如果能在××方面再完善一下,估计可行性会大大提高”。
5-4
员工心流是可以被管理的。
当一个人从事的工作,目标明确、可以得到即时反馈,并且难度适中(难度略高于技能5%~10%),他就更容易进入心无旁骛的心流状态。
5-5
管理者的实践:
1-让员工以做老板的心态打工,是管理者的自我麻醉剂。 管理最后就五个字:责权利对等。责是结构问题;权是授权问题;利是激励问题。激励的目的,是激发善意,改变行为。工资发给责任,奖金发给超额业绩,股权发给潜力。
2-发现盲点。
3-拆解任务。给下属布置任务是拆解,不是拆分。如,1000万元的销售业绩是结果,我们要试着还原出做到1000万元前面的动作,拆解KPI。一步一步拆解成动作,让下级清楚地知道应该做什么,可以完成自己的目标。
4-做“造钟人”。差劲的管理者是报时者,帮下属做决策;优秀的管理者做“造钟人”,目标上墙,下属自行对齐及纠偏。
5-激励相容,即私利与公利一致。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没有用制度统一起来,就会导致员工为了个人利益,说服客户损害公司利益。
6-不要凡事都亲力亲为。管理,就是一群人共同去完成一件任何个人都无法完成的使命。衡量一个管理者管理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自个做出了多少业绩,而是看其培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队伍,带出了多少能够带兵打仗的人。
7-成大事者,不委屈。不要在下属面前生气,不要在领导面前不满。你能扛多大的责任,承受多大的委屈,就能带多大的团队,做多大的事情。
8-看淡生死,穿越周期。如果想要完成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会经历许许多多的周期,只“死”一回是不够的。
6-1
用结构模块搭建商业模型。一切的复杂,都源于其固有的简单:变量、因果链、增强回路、调节回路、滞后效应。
作者以“润米咨询”的故事为例,示范如何用这些结构模块,搭建一个商业模型。①找到核心存量:声誉;②找到关键因果链:声誉-(+)>收入;③找到增强回路(声誉、学识、作品),推动增长的飞轮;④找到调节回路(时间限制),打破增长的天花板;⑤承认滞后效应,进行饱和式创业。即为每一个“果”,设计三个“因”:用公众号、微博以及后来的抖音这三个“因”,共同推动“声誉”这个飞轮;用商业咨询、企业家社群、企业家私董会这三个“因”,共同推动“学识”这个飞轮;用线下大课、《5分钟商学院》线上课程、图书出版这三个“因”,共同推动“作品”这个飞轮。
6-2
作者认为真实世界的样子,至少有三个特性:1-无法预测的不确定性。2-风险的累积性。生活是个无限游戏。要先想办法留在牌桌上,一直玩下去。只要留在牌桌上,就有赢的机会。3-结果的赢家通吃性。宗教学家称“马太效应”;社会学家称“阶层固化”;金融学家称“复利效应”;互联网公司称“指数级增长”,但这些名字背后,说的都是同一件事。
为此作者给出了具体建议:
1-冗余,意味着选择权。冗余,是健壮的成本,如人的两肾,数据的备份,岗位的AB角。
2-学习逻辑和概率。如,玩俄罗斯轮盘赌,6个人,1子弹,活下来奖金100万元。傻子盯着83.33%的获胜概率,一直玩;聪明人知道失手一次就彻底出局,坚决不玩。
3-选择适合自己的市场:分散市场(如画画、餐饮)、头部市场(如音乐、互联网)。
6-3
商业模式的本质,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作者总结出了2、3、4、6、9要素模型:
2要素模型:客户价值(顾客获益)≒企业价值(企业获益)
3要素模型:客户价值(你为什么人提供价值?)+资源能力(凭什么是你?)→盈利方式(钱从哪里来?)
4要素模型:客户价值(你为什么人提供价值?)+资源能力(凭什么是你?)+战略/资源(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盈利方式(钱从哪里来?)
4要素模型真正的价值,不是把3要素模型拆成了4要素模型,而是提出了一个“总价值创造”的概念。就是你不应该只关注你的客户,还应该关注你的供应商、渠道、门店,你必须让所有的这些利益相关者,加在一起都能获得价值,才能叫总价值创造。
至于6要素模型、9要素模型,虽然要素从2个变成3个,变成4个,变成6个,最后变成9个。看起来越来越复杂,但其实只是越来越精细。你的商业模式一定要做到总价值创造,创造全局性增量。一切的商业模式,都必须有全局性增量。如果没有,那所谓的商业模式,就是把你口袋里的钱换到我的口袋。
6-4
商业的本质,是交易。模式的本质,是结构。商业模式,就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
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商业模式?(1)先把自己和客户摆在交易结构里面。先找到你的客户,找对你的客户。代理商只是其中一个环节。消费者最终买产品,最终付钱,消费者才是客户。比如,在教育机构那里,孩子只是用户,是使用产品的人。家长才是客户,才是最终付钱的人。(2)拉入更多的利益相关者。(3)思考这些利益相关者都要什么,把他们连起来。
判断一个商业模式是不是“好”,是不是“有效”,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在新的交易结构里,是不是每个人都比之前赚到了更多的钱。
改变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易结构,创造效率空间,就是你唯一要思考的事情,这就是商业模式的创新。
6-5
处理信息方式的不同,决定了赚钱方式的不同。
精明的商人总是在靠信息不对称赚钱,而伟大的商人是靠消灭信息不对称赚钱。
把原来靠传递价值赚钱的人重新赶回到创造价值的领域,就可以让我们这个世界的财富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6-6
“十大战略”模型: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知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结构学派。
战略,不是选择做什么,而是选择不做什么。
关键不是预想战略,而是识别战略。然后不断反思,拔除有害的种子,让好的种子涌现、繁衍、蔓延。
【写在最后】
本书是作者对人生认知思维和实践方法的集合,其中,作者用较多的文字分享了老喻、古典、李松蔚等优秀管理者的理论和实践精华,比如老喻的《人生算法》、访谈古典的内容、李松蔚在作者组织的私董会上分享的六种“人间游戏”。作者甚至还用了一个章节以“受益终身的七个习惯”为题,来解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因为他认为自己工作中的一切成绩,都源于读完这本书之后养成的七个习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我此生读过的最好的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没有之一”。
大量阅读、大量学习,充分实践,充分运用,再将知识转化为成果,将输入转化为输出,把他人之精华长成自己身上的“血肉”,可以说,作者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