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一个最大的感觉器官,有些感官是可以看得到,有些是看不到的,3到5个月的婴儿,他的耳朵,眼睛各方面都在感觉周围发生的一切,这个时候宝宝整个身体都在豪无目的动,如果爸爸妈妈靠近的时候,宝宝动的幅度会越来越大。
孩子会持续的处于感觉讯息的环绕中,有些讯息,并不都是积极的,而且孩子是全盘的接受感官,并不会去过滤过滤一些不好的感官。
书中提到了去购物中心和山上的一个例子,我记得有一次陈治霖让爸爸就是带出去玩了一天,就去那种大商场,然后带孩子玩的,坐那种带电大恐龙呀,还有玩一些什么所谓的开发智力的有电子游戏啊什么的,玩了一天,然后回到家里面孩子状态就是完全乱糟糟,烦躁的。那星期天的时候,我们就会和凯凯一起去嗯,山上面玩,然后那也就是从早上走,然后到晚上才回来嘛,玩一天,带孩子回到家里面,那个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包括我现在去商场,以后就被那种各种声音啊,刺激的头就特别疼,光逛一天街,回来以后就整个人疲惫的,非常累,如果是从外面玩一天的话,累是累,真的是精神是愉悦的,所以作为成人,我们尽量要少带孩子去这些地方。
鲁道夫斯坦纳对感觉理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总结出了12感官,并将这12种感觉分成三组基础,感觉中级感觉和高级感觉。1到7岁,低级感觉感官培养很重要,7到14岁发展中级感觉,21岁前发展高级感觉。
班级中的应用和感受:感官这个词对于我个人来说,是来了华德福以后了解才知道,我觉得在我们幼儿园每个小朋友这四种感官都是发展很好的,比如触觉我们会允许孩子玩泥巴呀,还有平时用的材料比如木头啊,石头羊毛这些都是对孩子触觉有很好的发展,运动觉我们户外的时间也是足够的,还有平衡觉,我们会准备平衡木,还有小朋友做足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