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的学习机制。
大脑是一个多元综合体,它拥有对情绪、时间、生理节奏乃至环境的多感知通道,且非常敏感。它能察觉到我们的意识注意不到的东西。当我们在回忆时,会想要提取以往的事实、知识或经历,这时大脑往往会把一些我们之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与之关联。比如提到初恋,很多人都会想到寒冬的雪、深秋的叶、盛夏的蝉或是初春的风,对于这些细节,我们在当时并没有做刻意记忆,可它们就是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并和初恋紧密相连。
这种充满画面感的描述,是大脑最擅长的。我们可以把大脑的不同区域看作电影摄制组的工作人员,灯光、摄像、音响、剪辑、编剧,等等,他们共同负责编排和演绎整个电影,而导演就是我们的大脑。
电影制作就够复杂了吧,大脑的运转方式远比它要复杂得多的多。可以说任何一件事物,只要进入大脑,它就会立即作出回应,并在最快时间内作出判断、赋予意义和分析说明。之后,这些被整合了的素材就会被留在记忆仓库里。
可是,你会发现,我们可以复习具有信息属性的公式、概念或符号,却不能用同样的方式复习篮球场上、游泳馆里的训练,或是其他动作学习。身体技能是自然而然习得的,不需要我们去记忆和背诵。比如,我们也许能记起第一次成功学会骑自行车的兴奋时刻,却说不清具体哪个动作是在哪天学会的。掌握平衡、改变方向、踩脚踏板……这些动作在不知不觉中就熟练了,甚至它们突然就整合了起来,让我们能骑着自行车跑了。
之所以存在这种记忆上的区分,是因为在人的大脑中,至少有两套系统负责记忆的构筑,一套负责显意识也就是信息的记忆,一套负责潜意识也就是动作的记忆。虽然机理不同,但它们都储存在大脑的外皮层,也叫「新皮层」。它就像一个巨大的收纳盒,里面很多小盒子,它们独立负担着各自的记忆任务。比如,「视觉盒」在后脑勺附近;控制运动的盒子则在大脑的两侧耳朵附近;其他负责读、写、说等技能的盒子分列其中。
我们学习和复习的过程,就是打开对应盒子的过程。一旦点亮了大脑里的某个信息,就算完成了对该信息的一次「记忆」。这些信息每被提取一次,大脑的神经突触就被加厚一次,该信息在未来的调取和传递速度也就变得更快一点。
对大脑而言,回忆就像从库里提取一个个视频,脑神经一个点击,就能启动播放;再一个点击,就换了另外一个。很自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库中的各种信息会逐渐朝着增加或衰减的不同方向发展。「增加」意味着印象深刻,而「衰减」则意味着遗忘。
其实在生活和工作中,遗忘是件好事,它帮我们主动清理掉了用不上的知识或技能,挡掉了让人分心的干扰信息。可是,对学习这件事而言,遗忘却是我们的大敌。
想要克服遗忘,就必须要学会记忆。这是因为记忆具备两种能力,即储存能力和提取能力。储存能力能帮我们把学到的东西长期储存。就像九九乘法表,上学时学、生活和工作中反复用到,这种重复记忆把它深深地刻入了我们的脑海中。而提取能力,可以让信息更容易被大脑意识到。比如在考试时,对熟悉的题目记忆越深刻,大脑提取的速度就越快,答题速度也越快。基本上,除了临场发挥外,考试更像是一次对我们熟练程度的检测。
由此可见,想要学会学习,首先要了解大脑的学习机制,然后对症下药,掌握有效的记忆方法,让知识能够牢固储存、迅速提取。
提升记忆力的诀窍。
学习的关键在于让学到的知识长久保存,而加深记忆的诀窍,可能和你一直以来的学习习惯不一样。变换环境、时间间隔和定期考试,这些才是提升记忆力的好方法。
找一个安静的、固定的学习环境就能取得好成绩吗?为了搞清楚这个大家都习以为常的问题,有研究团队专门做了一项实验。他们找来一组成绩差不多的学生,每人发一份相同的单词表,并安排两次 10 分钟的学习,中间间隔几个小时。时间、学习材料、考题都不变,变的只是环境。其中一半的学生,要么在一间窄小凌乱的地下室学两次,要么在一间整洁明亮的教室学两次;另一半的学生则在两个房间分别学一次。结果,在同一房间学习的学生,平均能记起 40 个单词中的 16 个。在不同屋子学习的学生,平均能记起 24 个。仅仅是变换了一下学习场所,却能使记忆的提取能力提高 40%。
探究的结果表明,大脑记忆单词时,在不同屋子里的存储编码是不同的,同一个单词在两间屋子能形成两组不同的编码。也就是说记忆在提取某个单词时,两组不同的感知给大脑多提供了一次机会:如果 1 号门打不开,你还可以试试 2 号门。
固守一地的学习方法并不高效,我们要做的是:换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换一个完全不同的时间段。拿着你的课本,去公园、去图书馆、去咖啡店,换一个不同的练习场。环境的变化会帮你把要学、要练的东西记得更牢固一点、更清楚一些。
陈旧的学习方法不仅体现在环境上,还体现在学习时间上。不要总想着一次把所有东西都学完,分散式的学习效果更好。把一次集中学习打散成数次学习,并拉开每次学习的时间间隔,化整为零,能让记忆更持久。
在草坪养护中,每星期三次、每次半小时浇水的效果,远比每星期一次、每次一个半小时的效果要好。「分散式学习」也是这么一回事,你不需要在一个内容上花大量的时间,也不需要更刻苦地练习,但你却能记住更多的东西,维持时间也更长久。
科研人员曾做过一项大型实验,他们招募了 1354 名不同年龄段的人,分成 26组,运用不同的间隔学习法,通过考试检验学习效果。比如,有些人两次学习之间的相隔是 10 分钟,有些人的是 1 天,还有人更长些。最终,他们发现:如果是备考的话,你需要根据考试时间来制定复习方案。如果你的考试时间是一周之后,那你两次学习间隔的时间就是 1-2 天;如果是 1 个月之后,间隔时间是一周,剩下的以此类推。总之,第一次学习与第二次复习之间的间隔越大,效果越好。
除此之外,很多人即便更换了环境,拉开了学习间隔,可在考试中还是会对很多题束手无策,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他们错误地判断了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读写数据、公示、概念和实际灵活运用是两码事。
划重点、列学习大纲、默写章节概要,这些看似能「辅助」学习的小手段,带来的却是「熟练度错觉」,它让我们无法知道自己在运用上的「无知」。
培根在谈到学习时,曾说:「与反复阅读 20 遍相比,更容易记住的做法是只读10 遍,然后边读边尽力背一些出来。」 其实背诵的过程就是自我审查的过程,它让我们能了解自己真实的掌握情况。同理,在学过一些章节后,定期找相应的习题做测试,才能让习得的知识有效落地。
日常学习就像信息流过大脑,而考试则才能把一个个知识点定位到相应的框架和题目里。前者笼统而散乱,后者清晰且精准,不论怎么说,都是后者对学习更有帮助。通过考试,你可以对知识有清晰的结论:「会」或者「不会」,能很直观地发现自己在学科上的「无知盲点」,这样你才能有针对性地补强,提升记忆的持久性。
攻克复杂难题的方法。
别管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有些难题可不是靠抄写、背诵和复习能解决的,它需要一些顿悟时刻。
《思想的艺术》作者格雷厄姆·沃拉斯发现,人们在解决难题时,关键性的顿悟往往发生在放手之后,而不是在专心思考的时候。尽管每次顿悟的环境、时间或心情可能都不同,但它们都是清晰地遵循着一系列的内在历程。沃拉斯把这些历程称为「抓取步骤」。
第一个步骤叫准备期。 按照难题的大小和复杂程度不同,这个阶段可能以小时计、以天计,或者更久,是一个人用来收集资料、罗列大纲、掌握原理的时间。具体来说,你要弄清楚你手上有什么线索、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以及主动去做各种尝试,直到用尽你头脑中所有不同的思路,直到你感觉自己黔驴技穷了,准备期到此结束。
第二个步骤叫孵化期。 一旦你不再聚焦于难题,就算进入了孵化期。你千万不要觉得这是放弃了对问题的思考,实际上,即便你不理难题,大脑还是会在「离线状态」下围绕难题继续工作,时不时地冒出一些埋藏在大脑深处的、可调用的想法。甚至有些人的这一阶段会出现在睡觉、吃饭、聚会等休闲时刻。
除了自我挖掘之外,处于孵化期中的大脑还会对周围任何可能与解决难题相关的信息保持敏感:有规律的红绿灯、小贩的叫卖,甚至自己来回摆动的胳膊都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素材。大脑在你的意识之外扫视着周遭的一切,不断寻找着可能的提示。可以说,对顿悟时刻而言,孵化期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
第三个步骤叫顿悟期。「啊哈!原来是这样!」这一刻,疑团尽散、妙招终于忽地钻了出来。有过这种体验的人都知道那种感觉有多好。从凌晨两点半的被窝爬起来奋笔疾书、在浴室光着膀子记录灵感、吃了一半就放下碗筷直奔试验台,顿悟从来不打招呼,总在我们察觉不到的时候突然出现。
最后一个步骤叫验证期。 顿悟结果是否行得通呢?这是我们这阶段要做的事。
除了解决难题外,在某件事情上的创造性飞跃,也同样遵循这个步骤。研究者发现,针对某件事的创新和创造,通常出现在创作者沉浸于某个主题中一段时间之后,暂时放下之时,而且它们常常以零碎的形式出现,既没有一定的先后顺序,也不守大小规则。在大脑里的创造性飞跃可能是一套宏大的、结构严谨的想法,也可能是对方案的优化,或者仅仅是重写了一句话,改动了一个字。
通过一系列的试验,作者发现,任务中断后,还是会有很多信息以我们意识不到的方式,不断渗滤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中。如果参与者在全力攻关的一刻被打断,则能最大程度地加深他对任务的印象。同时,大脑会自动把那个未完成的任务,推到首要位置。
因此,参破难题的第一要素,就是一直被我们当作学习敌人的东西:打断。主动打断你苦思良久都「无解」的问题或创意,这样大脑就能始终保持心神的警觉,不断想办法调动起我们的经验、认知和记忆,关注与未完成任务相关联的一切,通过采集信息、设计加工、反思结果,不断推倒重来,最终收获顿悟时刻。
总之,在创意的紧要关头或是难题的攻坚时刻,中断一下,它能让我们觉察到更关键的决定因素,而这,正是每一个高效学习者最渴望得到的。
巩固学习成果的妙招。
「哦,我知道钥匙放在哪儿了!」「嗯,是我搞错了那个项目的决定因素!」「刚才那道题应该这样解!」有多少次,当你一躺在床上,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很多记忆会重新浮现。研究表明,睡眠中的大脑会做一些醒着的时候不会做的联结。换句话说,睡眠能起到巩固学习成果的作用。尤其在最近几年里,脑科学家们发表了诸多研究成果,一致认为,睡眠担当了储存和标识记忆的重要角色,这既包括智力上的,也包括身体上的。「睡后收入」可能非常难获得,但「睡后学习」这件事每个人都能做到。
快速眼动期和另外 4 个阶段构成了大脑的睡眠周期。我们失去意识进入睡眠的浅睡期,被称为第 1 阶段,在这一阶段里,大脑的活跃度开始降低。到了第 2 阶段,思绪变得越来越平和。到了第 3 和第 4 阶段,人就进入了深度睡眠。之后大脑会回到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整个晚上大脑便在它们之间循环往复。
研究数据表明,对学习而言,睡眠能增强你对前一天所学内容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它能够辅助你的词汇学习、单词配对、逻辑推理,甚至还有助于你工作中的陈述报告、学校里即将到来的考试等等。只要你对待学习态度端正,记住了所学知识的脉络和细节,就能借助睡眠把这些要点拼凑起来,形成一幅更加完整的大脑认知图。这么做大约能提升成绩的 10%~30%。可以说,相比白天的聚焦式学习,一夜好睡更有助于松开我们的「思维限制」,有效整合零碎知识。
从功能上讲:
第 1 阶段是睡眠的起始阶段。它对巩固记忆的作用非常大。
第 2 阶段是运动记忆的专场。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让参与者做一个手眼配合的「转向」训练。这个动作不难,参与者学的都非常快,但是如果把他们在睡眠的第 2 阶段叫醒,就没那么快了。第 2 阶段对运动学习而言,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第 3 和第 4 阶段是延长记忆的关键。如果让人缺少这一阶段的深度睡眠,会大大削弱睡眠对记忆的辅助效果,尤其是对刚刚新学的数据、信息、词汇、姓名、日期、公式等的记忆。 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对渗滤效应最有帮助。大脑神经元飞速运转,帮助我们感知,在白天的思维中隐匿的各种关系,以及解决创造性的难题。
基本上,除了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外,其他阶段也有渗滤作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也解释了,睡觉能够起到学习效果的原因。
另外一些围绕午觉的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靠记忆力的学习,还是靠分析能力的学习,在傍晚的考试中,那些白天睡过一小时午觉的人,成绩会比没有午睡的人高出大约 30%。甚至白天睡一个好午觉跟晚上睡足 8 小时,得到的学习效果不相上下。
现在看来,虽然人一辈子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没有错,但这些时间并没有被浪费,因为从本质上讲,睡觉就是学习。它确实具有帮我们梳理、筛选、整合功课或者动作的作用。因此,真正的浪费时间不是睡觉,而是收效越来越低、越来越困还死撑着不睡。
我们以后不要一忙起来就顾不上睡觉,更不要觉得白天打个盹儿或者晚上早睡就是懒惰、就是浪费光阴。其实,睡眠就像闭着眼睛在学习,是巩固学习成果的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