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自由的风
朋友圈里我发了旅游的照片,有风吹经幡、云游蓝天、和在阳光下像是一只自由的鸟儿的我。
有人评论,还是你们单身的好,不像我们结了婚的,根本没有自由。
我关了手机,我的顺风车来了。我把背包扔在后座,拉开车门钻了进去。车里开着空调,凉意扑面而来,驱散了盛夏的燥热。
"去哪儿?"司机侧过头问我。他戴着墨镜,看不清眼睛,但轮廓分明,下颌线条干净利落。
"市区。"我报了个地址,系好安全带。车子平稳地驶上高速,窗外的景色飞速后退。
车里放着轻音乐,是坂本龙一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钢琴声流淌在狭小的空间里,我靠在座椅上,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
"一个人出来玩?"他忽然开口。
"嗯。"我应了一声,"刚从西藏回来。"
"西藏啊。"他轻笑了一声,"我也去过。布达拉宫前的转经筒,大昭寺的金顶,还有纳木错湖边的经幡,都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我转过头看他。他单手扶着方向盘,另一只手随意地搭在车窗上。阳光透过挡风玻璃洒在他的侧脸上,在鼻梁处投下一道细长的阴影。
"你也喜欢旅行?"我问。
"喜欢。"他说,"但更喜欢拍照片。我是个摄影师。"
我注意到后视镜上挂着一个相机形状的挂饰,随着车子的颠簸轻轻摇晃。他的手指修长,骨节分明,是双很适合拿相机的手。
"你呢?"他问,"为什么一个人出来旅行?"
我沉默了一会儿。这个问题我听过太多次,从父母、亲戚、朋友那里。他们总是用担忧的眼神看着我,仿佛我一个人出门就会遇到什么危险。
"因为自由。"我说,"一个人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停就停,想走就走。不用考虑别人的想法,不用迁就别人的时间。"
他笑了,"听起来很潇洒。"
"但也不全是这样。"我继续说,"有时候也会觉得孤单。看到美丽的风景,却没有人可以分享。遇到有趣的事情,却没有人可以诉说。"
"所以你现在在跟我分享。"他说。
我愣了一下,随即也笑了,"是啊,我在跟你分享。"
车子驶入服务区,他停好车,摘下墨镜。我终于看清了他的眼睛,是那种很深的琥珀色,像是陈年的威士忌,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光泽。
"要不要喝杯咖啡?"他问。
我点点头。服务区的咖啡厅里人不多,我们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他端着两杯拿铁走过来,在我对面坐下。
"我叫陈默。"他说。
"夏天。"我报上自己的名字。
咖啡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我小口啜饮着,感受着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他忽然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相机,对着我按下快门。
"抱歉,"他说,"职业病。你刚才的样子很美。"
我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你经常这样偷拍别人吗?"
"不,"他摇头,"只有值得记录的瞬间。"
我们聊了很多,关于旅行,关于摄影,关于生活。他给我看他相机里的照片,有西藏的雪山,云南的梯田,敦煌的壁画。每一张都充满了故事感,仿佛能听见照片里的风声。
"你拍得真好。"我由衷地赞叹。
"因为用心。"他说,"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回忆。"
我注意到他的相机里有一张很旧的照片,是在布达拉宫前拍的。照片里有个穿着红色冲锋衣的女孩,正仰头看着天空。那背影很熟悉,我仔细看了看,惊讶地发现那竟然是我。
"这是......"我指着那张照片。
他笑了,"三年前在西藏拍的。那时候我就注意到你了,一个人在布达拉宫前站了很久,像是在思考什么很重要的事情。"
我想起来了,那是我的第一次独自旅行。站在布达拉宫前,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却也体会到了深深的孤独。
接着是一张我蹲在街角喂流浪狗的照片,我背包里刚好带着一些火腿肠。那只流浪狗像是闻到了食物的味道,一直跟着我。
“这张你在发光。”陈默指着照片,阳光刚好洒在我身上,像是镀了一层金。
“拍得真好。”我重复地看着两张照片。
"后来我一直在找你。"他说,"每次听说有人独自旅行,我都会去看看是不是你。直到今天,在路边看到你招手拦车,我一眼就认出来了。"
我愣住了。原来这不是一场偶然的相遇,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重逢。
"为什么要找我?"我问。
"因为你的眼神。"他说,"那种既向往自由,又渴望归属的眼神。我想知道,这样的一个人,会过着怎样的生活。"
我低下头,感觉脸颊有些发烫。咖啡已经凉了,但我的心却渐渐温暖起来。
"所以,"他轻声说,"你找到答案了吗?关于自由和归属的答案?"
我抬起头,对上他的目光。在那双琥珀色的眼睛里,我看到了理解和共鸣。
"也许找到了。"我说,"自由不是孤独,而是在爱中肆意生长。就像你说的,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一个故事。而我的故事,或许就从这一刻开始。"
他笑了,那笑容像是冬日里的暖阳,融化了所有的防备和顾虑。我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在这个炎热的夏天,我遇见了另一个自由的灵魂,而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第二章:光影之间
从服务区出来后,陈默没有立即发动车子。他靠在驾驶座上,手指轻轻敲打着方向盘。
"要不要换个路线?"他忽然说,"我知道附近有个很美的山谷,这个季节正好可以看到满山的野花。"
我看了看时间,还早。而且,不知为什么,我不想这么快结束这段旅程。
"好啊。"我说。
车子驶离高速公路,拐上一条蜿蜒的山路。路边的树木越来越密,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挡风玻璃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陈默打开车窗,山间的风带着青草的气息涌进来。我深吸一口气,感觉整个人都轻盈起来。
"你知道吗,"他说,"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你会一个人旅行。"
我转头看他,"那你想到答案了吗?"
"我觉得,"他顿了顿,"你是在寻找什么。不是风景,不是美食,而是某种......感觉。"
我心头一震。他说得对,我确实在寻找某种感觉。那种在人群中也不会感到孤单的感觉,那种即使被爱着也不会失去自由的感觉。
"那你呢?"我问,"你为什么要一直找我?"
他沉默了一会儿,"因为在你身上,我看到了另一个自己。那个既渴望安定,又害怕被束缚的自己。"
车子转过一个弯,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开阔的山谷出现在眼前,五颜六色的野花铺满了整个山坡,像是一幅巨大的油画。
"到了。"他说。
我们下了车,沿着一条小路往山谷里走。陈默背着相机,时不时停下来拍照。我走在他身边,看着他在取景框后专注的样子。
忽然,他转过身,把相机对准我。我下意识地抬手挡脸,说着:"别拍。"
"为什么?"他放下相机,"你很美。"
我摇摇头:"我不喜欢拍照。总觉得照片会把一个人定格在某个瞬间,而人是会变的。"
"但正是这些瞬间组成了我们的人生。"他说,"就像现在,阳光照在你的头发上,你的眼睛里有整个山谷的倒影。这个瞬间,值得被记住。"
我放下手,任由他按下快门。快门声响起的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什么。
也许自由不是逃避,而是接纳。接纳自己的每一面,接纳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我们在山谷里待了很久,直到夕阳西下。陈默拍了很多照片,有风景,有我,也有我们两个人的合影。
"你知道吗,"回去的路上,他说,"我打算办一个摄影展。"
"关于什么?"
"关于自由。"他看了我一眼,"关于两个自由的灵魂如何相遇,如何找到彼此。"
我愣了愣,明白了他在说的是我和他:"那,应该会是个很美的故事。"
"是的,"他轻声说,"而且这个故事才刚刚开始。"
第三章:展览
三个月后,我站在陈默的摄影展门口。展厅外挂着巨幅海报,上面是我在山谷里的照片。阳光照在我的侧脸上,我的眼神温柔而坚定。
走进展厅,我看到了很多熟悉的画面。布达拉宫前的背影,服务区里的咖啡杯,山谷里的野花......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我们的回忆。
最后一面墙上,是一组特别的照片。从三年前在西藏的偶遇,到三个月前的重逢。每一张照片里的我,眼神都在慢慢改变。从最初的迷茫,到后来的坚定。
我站在那面墙前,久久不能移开视线。陈默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我身边。
"喜欢吗?"他问。
我点点头,"这些照片......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改变。"
"这就是我想表达的,"他说,"自由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是一个人的旅行,也可以是两个人的相守。重要的是,你始终是你自己。"
我转头看他,发现他的眼神和照片里的我一样温柔。
"陈默,"我轻声说,"谢谢你找到我。"
他笑了,握住我的手,"不,是我要谢谢你。谢谢你让我明白,爱不是束缚,而是另一种自由。"
我们相视一笑。在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它不是无拘无束的漂泊,而是在爱与被爱中,依然保持真实的自我。
展厅里人来人往,但我们的世界仿佛只剩下彼此。我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在这个充满光影的空间里,我们的故事将继续书写,用镜头,用心灵,用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因为真正的自由,是在爱意中生长,在理解中绽放。就像那些在山谷里肆意生长的野花,在阳光下,在微风中,在彼此的注视中,绽放出最美的模样。
【写在最后】
结婚并不会束缚自由
家庭不会、柴米油盐也不会
束缚自由的是世俗的眼光
是人心中的成见
独自游遍大江南北的风是自由
在爱意浇灌下,肆意生长的花朵也是自由
自由的具象化,是无拘无束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