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和精力的关系非常密切,英文有一句话是“You are what you eat”(你即你所吃)。可能很多人会有一种误解,只有职业运动员的饮食才需要管理,平时我就上个班,还需要那么讲究吗?答案是需要。
人类的生理有两种规律,分别是昼夜节律和内生平衡节律。比如,中午吃完饭以后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困,想要睡个午觉?饭饱神虚的科学解释是什么?和我们午饭吃了什么有直接关系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补充一个认知,人的清醒和睡眠,主要受两个周期影响:1)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2)内生平衡节律(homeostatic rhythm)。两个节律共同作用,形成我们一天的觉醒状态和困倦感觉。
昼夜节律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受白天黑夜的变化产生的节奏,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可以理解为生物钟,日落就想睡觉,日出就自然醒来,昼夜节律主要受光照、体内褪黑素分泌和体温影响。内生平衡节律主要受觉醒和睡眠的时间影响,睡的越久越容易醒,醒的越久越想睡。可以把内生平衡节律比做一个水池,人的觉醒状态像池子里的水,刚睡醒过的时候,水池是满的,精力很充沛,水是能够随便用的,但用的差不多,池子就会报警,让你睡觉,好补充一下池子里的水。
人在一天中,早上醒来,昼夜节律会让我们保持清醒,而内生平衡节律却在让我们逐渐积累睡意。下午2、3点的时候,会有一个觉醒状态的低潮,内生平衡节律会用睡意提醒你,要不要去休息休息,给池子加点水?两个节律共同作用,产生会觉得困的感觉。一些简单的方法可以帮你调节这两个节律:保证晚上睡眠,白天多晒太阳。
除了两个节律的作用,饮食也是下午发困的一个重要原因。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米饭、面条让人容易产生困意。为什么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会让人发困?因为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都很容易变成糖,让血糖快速升高,血糖上升过快,会导致胰岛素快速地分泌,引发色氨酸进入大脑。色氨酸是合成褪黑激素的重要原料,褪黑激素越多,人就会觉得更困。而且吃得太饱,会让大量的血液来到消化道,导致大脑供血量下降,让疲惫的感觉更加明显。
想要下午不犯困,一定要注意白天的饮食,维持血糖的稳定。在吃的方面,三条规律可以助力精力充沛:1)少吃多餐,变三顿为五顿;2)吃低糖高营养的食物,尤其是绿叶的蔬菜;3)多喝水,保持身体充分的水化。
少吃多餐,变三顿为五顿。
为尽可能缓解困意,白天我们需尽可能的减少血糖波动。若一餐吃得过饱,两餐之间间隔的时间较长,血糖容易大起大落,大脑不喜欢这种状态,精力当然不好了。在早餐、午餐、晚餐时,少吃主食多吃蔬菜,这是因为主食容易让血糖快速地上升,但蔬菜不会。上午和下午的间隙,可以补充些零食,比如坚果、水果、蔬菜沙拉等。具体来说,一天的饮食和一这样安排:
早餐以高蛋白和高纤维为主的食物,不要吃的太饱;上午10点和11点之间吃一把坚果或一小盘水果;午餐吃大量的蔬菜和高质量的蛋白质(比如鸡肉、鱼肉、牛肉等),吃六、七分饱就行;下午3点和4点之间再加一顿零食,比如蓝莓、草莓、坚果等;晚餐可以相对多吃一些碳水化合物,比如五谷杂粮。
吃低糖、综合营养质量指数高的食物。
营养质量指数,也叫营养素密度,简称NQI,NQI是指食物里所含营养素占供给量的比,除以食物里所含热量占供给量的比。即食物中营养素(蛋白质、纤维素、矿物质、维生素)含量越高,热量含量越低,那NQI值就越高。
NQI为我们评价食物提供了很好的角度,把营养素和热量都考虑到了,毕竟现代大多数人不需要过多的热量。若NQI=1,说明食物的营养占比和热量占比一样多,这个食物还不错;若NQI小于1,说明营养含量比较低,热量非常高,像油炸、膨化食品等,不建议吃。比如用蛋白质含量计算出的一些常见食物的NQI,猪肉NQI=1.17,香蕉NQI=1.5,鸡蛋NQI=2.6。每一种食物都含有很多种的营养素,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ABCDE、铁铜锌镁等,严格意义上说,每一种营养素都有自己的NQI值。但这样计算NQI带来的问题是,在比较两种食物时不能把所有的NQI都列表比一遍,那有没有一种综合比较哪种食物更具营养价值的方法呢?
那就是ONQI(综合营养质量指数,Overall Nutritional Quality Index)。由耶鲁大学的研究者针对这个问题,开发出ONQI体系,即把食物中各种营养素含量的NQI做一个加权,算出其综合得分,并按照从0到100分,给食物打分排序。简单总结ONQI基本原则是:1)ONQI指数最高的食物是深绿色的蔬菜,像菠菜、西兰花、芝麻菜这一类的;2)其他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坚果的ONQI指数较高;3)加工过的食物,尤其是饼干、薯片这一类的ONQI指数很低;4)白米白面、甜食基本上全都是热量,营养含量很低,ONQI较低的食物尽可能的少吃。
让身体充分的水化。
人的身体70%都是由水组成的,大脑水含量高达80%,很多人觉得疲劳的时候,并非身体真的疲劳,而是身体缺水带给你的疲倦的感觉而已。就像夏天出门,流汗失水严重,就会觉得头晕或有疲惫感,此时身体的疲惫感快于口渴的感觉先预警。平时,给自己大量补水的机会,减少缺水造成的疲劳。
判断自己喝水够不够的两个方法:1)用你的体重(kg)除以32,等于你一天大概需要水的升数,比如我的体重68kg除以32=2.1升水,相当于我每天要喝4瓶500ml的矿泉水。2)根据你的排尿判断,若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能上一次厕所,而且尿液的颜色比较清亮,说明水喝够了,若半天才上,且颜色较深就说明缺水。就像早上尿液的颜色非常深,是因为我们晚上有近10个小时都没有补水,所以身体是缺水的。
喝饮料(咖啡、茶、可乐等)有没有帮我们提高精力的作用呢?现代医学证明,咖啡、可乐含有的咖啡因确定会让人兴奋,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推荐,每天摄入量在400mg以内比较安全,这个量相当于4杯咖啡、或10听可乐。但要注意咖啡或可乐中的糖,会让胰岛素快速上升,导致疲劳状态,建议喝咖啡加牛奶、不加糖,可乐喝健怡可乐或零度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