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1

一说到语文教师的基本功,立马想到的是普通话标准,朗读有感情,粉笔字漂亮,能说会道……最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研读教材的能力。

余映潮老师说:“课文研读是语文教师最基础、最常用、最必须的学习技法。”课文研读的领悟程度影响着教学设计的质量。

课文研读表现在能够读出课文的味道。如果没有教师的精读,则一定没有精读的教读,更不用说生动的课堂交流了。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缺少研读课文的能力。为了快速完成备课任务,很多时候把自己从脑力劳动者变成了体力劳动者,做的多是搬运工的工作,把教学内容从教材或教辅上搬运到PPT上,搬运到课堂上。

教师必须要历练自己研读文本的能力。怎么历练呢?首先要“自然状态的阅读”,教师第一次接触一篇课文,最好是独立的完成阅读。在没有任何辅助资料的情况下,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视角完成对课文的阅读,细细品味文本的内容、语言、感情。要认真阅读,独立思考,反复咀嚼,要真正弄懂课文的精髓所在,千万不能只借助现成的资料进行教学参考书的迁移,自己的钻研所得才有真切的体会,站在讲台上心里才踏实,讨论问题,剖析实例才可以有理有据。

试想如果没有任何教材教辅资料只给你一篇课文,你是否能够清晰的知道备课的流程、环节?能否把一堂课备好呢?所以为了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必须要学会独立分析文本,解读文本,再基于文本进行科学的、恰当的教学设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