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一直爆出董洁因自曝因儿子青春期崩溃:觉得自己完全迷失了 “小时候那么乖,现在跟我抗争”明星跟很多普通人一样都存在亲子关系问题,那么作为家长如何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尤为重要。
其实作为家长养大一个孩子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有的情感都投注到孩子身上,倾其所有的精力与时间,付出极大的心血。心理学家表示小时候越乖巧听话,越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从而忽视真实的自我感受。虽说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但对其关注投入太多,掌控欲太强,最后可能会适得其反,你觉得给予是最好的,但对孩子来说也许这是禁锢他的金丝笼。
我们总盼着能孩子快点长大,可以欣赏辛苦培育多年后的成果,是承载着一代或几代人的希望。然而青春期的孩子也会成为家长面临的一个挑战,过多制约与压迫,促成孩子想要快速逃离或产生矛盾的点。所以陪伴孩子就是要掌握好一个度,度也就是恰到好处,这是也是做父母最难的一课。
小时候父母就是孩子的天,能从父母那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在孩子心目中父母就是无所不能的超人,每天像小尾巴一样整天围着你,此时是孩子与父母是最亲近的时期。等孩子慢慢长大,就会意识到,原来父母也并不是完美的,也有很无能为力的事情,甚至认知和意见都和自己相悖,内心就会产生一些变化,独立自主的意识开始觉醒,会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这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所以父母也要有耐心,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倾听孩子的想法,不要过多的干预,适当的退出,给予孩子自由空间,让给孩子有权保留自己的隐私。
当孩子青春期也要注意“女大避父,儿大避母”的问题,女孩长大要逐渐培养独立和保护好自己的意识,增长见识。男孩长大要适当培养有担当的一面,英勇果敢而有魄力,所以男孩长大与母亲要适当保持一点距离,避免对父母过分依赖,对今后的人生也会产生影响,变得没有自己的主见,适当的距离能让孩子逐渐成熟起来,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
陪伴的界限是要保持分寸感而又不疏远,跟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聊些共同兴趣爱好,或有趣书籍电影的话题,在关键时提出建议或给出正确的引导,父母也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中跟孩子一起进步成长,这样环境下的亲子关系更长久,更融洽。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追求和美好人生,首先爱自己才能更好的爱家人,孩子不是你的全部,你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