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仙人掌,大家会想到它是生长在沙漠里的,那么热带雨林里有仙人掌吗?
火龙果大家都吃过,那你知道火龙果长在什么植物上吗?很多北方的小朋友可能不知道。福建、广东和广西的小朋友可能见过。火龙果长在一种仙人掌上,是一种雨林仙人掌的果实。切开火龙果之后,你会看到里边有密密麻麻的黑色种子。种子特别多是仙人掌果实的特点。
我曾经在福建的一个渔民家里见过火龙果树,它就是仙人掌的样子,一节一节,像绿色的大棍子一样,而且大棍子还会往墙上爬。它怎么爬呢?茎干上长出很多小根,它用这些像小手一样的根,紧紧地抓住房子的墙壁,一点点地爬到房顶上,等长大后开花结果。你可能要问了:仙人掌不都是在沙漠那样干旱的地方生长吗?福建、广东和广西,不是很温暖、潮湿的地方吗?因为火龙果是一种雨林仙人掌,它的“老家”在中美洲的热带雨林里,那里就很温暖、潮湿。
仙人掌为什么能长在热带雨林里?
这要从仙人掌的“老家”说起。仙人掌的“老家”在美洲,美洲既有沙漠又有热带雨林。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仙人掌决定:一部分小伙伴留下适应沙漠环境,另一部分小伙伴探索雨林环境。
仙人掌本身非常耐旱,它的茎干能储存很多水分,也不怕晒,它在沙漠里当然可以长得很好。尝试进入热带雨林的仙人掌就遇到了问题:热带雨林的树林底下没有阳光,阳光都被上面的大树挡住了,而且雨林天天下雨,地面很潮湿,仙人掌长在那里晒不着太阳,会被雨水泡烂。所以,仙人掌要进入雨林,就要改变生存方式。
于是它选择爬到树上长。为什么呢?因为爬到树顶上以后,遮挡它的树叶少多了,它可以晒到太阳,而且也不用扎根在湿润的土里,根可以直接抓住树干,这样下完雨之后,根既能接触到水,又不至于被泡烂。就这样,中美洲和南美洲就出现了很多的雨林仙人掌。火龙果所在的仙人掌小家族就是雨林仙人掌。
雨林仙人掌用自己的根抓住大树的树干,然后从大树上悬挂下来,往下吊着生长。这又是为什么呢?
雨林仙人掌如果还像沙漠里的仙人掌一样向上生长,越长越长,根又没有扎在土里,只是抓住树,它的根能承受住吗?肯定不行。所以它们一般是悬挂下来生长的,往下吊的过程中,它的茎干上又会长出不定根。什么叫不定根?就是没有固定生长部位的根。长出来的不定根会抓住附近大树的树干,这样它就长得更稳固了。
热带雨林中大树的树干不像公园里的树干一样光秃秃的。热带雨林中大树的树干上长满了苔藓,苔藓本身能够吸收一定的水分,所以这些树干也是潮湿的。雨林仙人掌的根扎在树干上,埋在苔藓之间,既能吸收水分,也不会过于潮湿。这样一来,雨林仙人掌就可以耐受潮湿环境了。
除了火龙果,还有哪些常见植物是雨林仙人掌?
有一种非常著名的植物—昙花也是雨林仙人掌。
昙花没有开花的时候,看上去就是一片一片绿色的大扁片。大扁片虽然看起来很像大叶子,但其实它是茎,只不过是扁平的。昙花的叶子已经退化,看不到了。昙花的茎会越长越长,所以很多人在家养昙花时,会搭一个架子,把它绑在架子上。而在热带雨林里,昙花都是从大树上垂下来生长的。
昙花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夜里开花,而且开花时间很短,大概三四个小时花就蔫了,我们管这种现象叫“昙花一现”。这是为什么呢?这跟它在热带雨林的生存环境有关。昙花开放的时间是雨林里蛾子和蝙蝠出来活动的时间。
蛾子和蝙蝠一般会在晚上八九点出来。因为它们白天一直在睡觉,这个时候刚刚起床,精力特别旺盛,到处找花蜜吃。昙花选择在这时盛开,就是让蛾子和蝙蝠来吃花蜜,同时让它们帮助自己传播花粉。过了这段时间,蛾子和蝙蝠活动减少了,昙花也就不再浪费精力开花了,所以花就蔫了。
还有一种家中常养的植物—蟹爪(zhǎo)兰也是雨林仙人掌。
蟹爪兰的茎也是扁片状的,一节一节,看上去就像螃蟹的腿一样,所以叫蟹爪兰。我们从花市上买的蟹爪兰一般下边会有一个大树干,上面分出很多的小枝丫。其实下边的大树干原本并不是蟹爪兰的一部分,而是人们把它嫁接上去的。这个大树干也是一种雨林仙人掌,叫三角柱。三角柱生长力旺盛,比较强壮,人们把蟹爪兰嫁接到大三角柱上,让三角柱为蟹爪兰提供营养,这样蟹爪兰会长得更快。嫁接之后,蟹爪兰会开很多花,花期在春节前后,一般它的花都是红色的,看上去非常有节日气氛,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养蟹爪兰。
如果你觉得昙花、蟹爪兰看上去不好看,不太喜欢,我给你推荐另一类雨林仙人掌—丝苇。丝苇有两种形态:一种像蟹爪兰一样有扁片状的茎,还有一种像一根小棍接着另一根小棍,一根根长成一大串,垂下来。这种丝苇挂在家里,看起来非常清新。丝苇开完花后,会结出一个个绿豆大小的小果子。小果子是白色半透明的,太阳光一照,晶莹剔透,特别好看。这些小果子能挂好几个月。后来我把果子摘下来,捏破了,果子里边跟火龙果一样,也有很多黑色的种子,还有白色的果肉。我尝了一下,味道是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