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少年在高考之际,一语戳破心机,朗朗嚎出:“我就是乡下土猪,也要立志拱城里白菜。”
原话虽有糙点,但理还真不糙。乡下土猪拱城里白菜,有什么问题吗?门当户对呀,乡下土猪不便宜,城里白菜也不贵,拱在一起就是一盘好菜,互惠互利呀!
糙点是城里的白菜愿不愿意让来自乡下的土猪拱,也许更喜欢城里干净体面点,或带点书卷气的大猪蹄子来宠,而不是拱猪。
17岁的孩子涉世未深,但唯利是图,学习的目标也太浅,为什么不是努力成为梧桐来引凤呢?也许是贫穷限制想象,只是想成为土猪拱了白菜后,再找机会拱更白的菜吧!
人生价值观不同,对少年的狂言解读也各有不同。他影射出了很多寒门崛起的苦境和乡下的土猪拱城里白菜的心酸,但很多寒门状元更不愿意成为少年口中的土猪。属于自己的白菜,又何必计较生在哪呢?乡下合适的土壤里该有多少郁郁葱葱的白菜呀。
一个志向远大的人,更不会轻易把自己寓意成猪,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还有些难道,猪拱白菜也太容易了,毎天躺平即猪,慵懒是猪,贪吃也是猪...寒窗苦读,十年磨一剑,就为了成猪,也是贻笑大方。哪颗白菜愿意让猪拱呢?烂地成肥,还可期待来年,猪一拱啥也不是了。
少年不经意的豪言,又断了多少土猪的梦?又吓跑了多少城里的白菜?若干年再回头,少年成志,最后告诉我们谁是他的白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