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富贵的人生是“悲惨”的,但是余华写得却很克制和冷静。世上面对苦难能够心如止水的,恐怕只有亲历者自己,这也是余华当初用第三人称写此书无法推进,用第一人称写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原因。
有人说,富贵的悲惨是时代的缩影和简写,我觉得不准确,因为任何时代都有无数这样的悲惨故事,比如疫情下的今天。准确来说,富贵的悲惨就是人生的缩影和简写。叔本华说: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愉悦是短暂的,是非常态的,人生就是忍受痛苦,追求愉悦,这也是人奋斗的动力,社会进步的根源。劳累一天后,晚饭的一杯小酒;忙碌一年后,返乡过年陪伴家人的时光。这些都会让人觉得“痛苦”值了,“活着”就是这样。
富贵的人生是真的悲惨吗?从旁观者的角度看,确实悲惨,至少是不幸的。但是,富贵能够平静的像讲故事一样说出来,至少他是接受的,他没有控诉命运的不公。这是对一切事务理解之后的超然,没什么大不了的,如余华而言--“人是为活着本身活着的”。富贵的一生,是不幸和幸运交织的。富贵输光了家产,但是幸免于被枪毙。富贵被抓了壮丁,但从枪林弹雨中跑了回来,虽然没能在战争中立功,但也免于在运动中被批斗。女儿凤霞因为生病变成哑巴,但是却幸运地享受了短暂的爱情,还生下了儿子。富贵还有一个贤惠的妻子,不贵贫穷还是富有,陪伴了他一生。生命是无常的,你永远不知道幸运和不幸哪一个先到来,你只有好好活着。幸福是养自己心的,而不是养别人眼的,内心的平静才是富足。
余华在结尾,写了一句话---“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可能活着就是这个状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