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学习之前一直比较零散,比较的随机,遇到了哪本书,遇到了哪个课程就听哪个。跟着扎根系统性的学习心理学,到现在进行了3个月了,课程进度进行技术练习,形式是三人小组,轮流角色扮演,咨询师,来访者和观察者;昨天第一次技术练习,我的角色是咨询师,一个伙伴是来访者,一个伙伴是观察者。还没开始的时候,腾讯会议视频里看到对方年纪都比我大,内心有丢丢的打鼓,我咨询师的角色演的好嘛,hold住嘛?
果不其然,好家伙正式开始的时候,“来访者”上来连句寒暄都没有,直接向我抛自己的问题,说遇到了“中年危机”,然后开始balabala说自己的“中年危机”;我内心活动有些丰富,一边哀嚎了一句,我还没到中年危机的年龄,这题我不会答;一边告诉自己没关系,我只需要专注的跟随她,理解她,倾听她,回应她。做个陪伴者,不要做引领者,要启发她,相信她可以做到;一边还要听对方说,从她的那些无结构的诉说中探寻她内心需要被看见的地方。这一段,观察者给出的看法是,咨询开始的时候,咨询师有些紧张,来访者气场更强大一些,场面被来访者控制。
来访者第一段自诉结束后,立马展开了控诉,咨询师,你为什么不说话?我说,xx你好,我是你的咨询师,我叫Xx ,我在认真的听你说话,等你说完,隔几秒钟再接话;她说,她已经说完了。好家伙,原来沉默不耐受呀,需要别人立马的回应,这题我会。接下里的谈话中,我看她一停止,马上说,xx你好,我听见你在说balabala.....xx通过你刚才说的话,我觉得你是一个特别有力量的人,因为大多数人是无法做出xx抉择的。至此我看见她有被抱持到,整个场域,开始轻松起来。对此后面讨论时观察员给出的看法是,我的总结能力很好,能够让人很放松,很会活跃气氛,让场域放轻松起来,还问,我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气氛组。来访者,对这一段的描述是,她有被看见的感受。
=============================================================================
角色扮演大概进行了42分钟,我的感受是,剩下的8分钟我进行不下去了,咨询师聊天确实是一件耗费经历的事情。巧了,对方网络不稳定,掉线了。等她回来,沟通了一下今天就到这里。
整体感受,对咨询师的价值中立,起敬畏态度。今天仅仅是一个角色扮演,我发现自己没办法自然而然的做到价值中立,中间我需要调用自己的职业素养,让自己闭嘴,去价值中立,不对来访者的,一些观点进行评判。咨询师的稳真的也很重要,咨询师需要稳稳的存在那里,不能被带走。
第一次的技术练习,我的角色选择的是咨询师,开了一个好头。未来的道路,我就是一个咨询师。
===============================================================================
这篇感悟,是两天写完的。昨天很想写,记录的也很丝滑。因为中间有些事情,而中断了,再次记录就没有昨天的很想写,文思泉涌。那么下次再记录,要一气呵成的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