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有不愉快的经历和回忆的。这些都会对其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
比如前阵子选择上吊自杀的美国知名乐队林肯公园的主唱查斯特 班宁顿,幼时被成年男子性侵,成为他一辈子都无法解开的心结,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来获得解脱。
比如台湾美女作家林奕含因不堪抑郁症的长期折磨上吊自杀,她死亡的背后是少时遭受老师“诱奸”留下的严重心理创伤。这件事情折磨、摧毁了她一生,最终将她推向了深渊。
比如,美国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张纯如写《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为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研究这段历史而患上了抑郁症,最后自杀了。
……
这样的例子真的有很多。
以上是比较极端和严重化的实例。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相对而言没有这么不幸。但是,一不小心,也一样会经历情绪黑洞的吞噬。
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她印象很深的是妈妈的暴脾气。当时的家庭条件一般,生活给了妈妈很多烦心事,再加上风风火火的性格,妈妈对她的教育方式从来就不温柔。她也是一个倔强和叛逆的孩子,如此一来,情况更糟,烟火气息伴随着她的童年和青葱。
还记得,有一次和妹妹玩耍,她调皮地去拨弄妹妹的头发,妹妹跟妈妈打报告,受到警告的她执意地继续,结果惹恼了妈妈,随手拿起一把塑料椅子砸在她的身上,椅子碎成一地。还是小孩子的她,疼痛、惊愕、惶恐……
还记得,有一次小伙伴来等待她一起去上学,妈妈让她帮忙洗碗,她极不情愿地洗了,但不干净,结果,妈妈揍了她并摔烂了她最爱的水壶。
还记得,有一次她想陪同学去修理手表,妈妈不同意但她执意要去,结果也是挨打了。
……
棍棒式的教育让成长充满暴力,尽管过去很久了,但是回想起来,一切历历在目。
每当她仔细回想起这些场景,还是会经历一次次的恐惧和疼痛,留下伤心的泪水,甚至于睡梦中哭醒。
成年后的她,与妈妈的关系并不好。继续责怪她的妈妈并不知道,当年的粗暴对她的伤害有多么大。
这就是情绪黑洞。
就是那些深刻于脑海之中,挥之不去,一想起就会触及的伤痛。
它也许是小时候被性侵的经历、是大人的一次错怪和暴打、是某一次失恋、是某一句羞辱的话语、是某一次被欺骗、是身边人的逝去、是师长不恰当的惩罚方式……
我又想起了一个事例。
台湾作家三毛,在她的回忆录里,有这么一段故事。
她上学的时候,数学特别不好,老是考不及格,为了不让爸妈失望,她想了一个办法。她发现老师出考题都是从数学书上练习题上出来的。她就一道一道死背下来。数学考试,她得了满分。老师便怀疑是她考试作弊。于是重新拿了不一样的新考卷让她做,结果她得了零分。
三毛在她一篇叫《逃学为读书》的文章里,原文记录是这样的:
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这位数学老师,拿著蘸得饱饱墨汁的毛笔,叫我立正,站在她划在地下的粉笔圈里,笑吟吟恶毒无比的说∶“你爱吃鸭蛋,老师给你两个大鸭蛋。”
在我的脸上,她用墨汁在我眼眶四周涂了两个大圆饼,因为墨汁太多了,它们流下来,顺著我紧紧抿住的嘴唇,渗到嘴巴里去。
画完了大花脸,老师意犹未尽,她叫我去大楼的走廊上走一圈。我僵尸般的走了出去,廊上的同学先是惊叫,而后指著我大笑特笑,我,在一刹那间,成了名人。
这件事情对三毛的影响是很大的。
三毛在她自己的日记当中说,打那以后,就再也不敢上学了。每当我从家里头离开,走在去学校的路上,我身上就出汗,哆嗦,紧张,甚至有时候连跟家里人一起吃饭的勇气都没有。
三毛这一生敏感、抑郁、偏执,最后走上自杀的道路,也许,跟她的这段经历脱不了关系。
那些有意无意的过错,有时候就是会在一个人的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成为他的情绪黑洞,影响着他的人生。
如何去避免由情绪黑洞给我们带来的灾难、悲剧和伤害,如何去发现和疗愈,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不久前,我在一本书上看到关于快乐的定义,我觉得十分赞同。
留学生遇到一位教授,是一位70来岁的巴西老头,他好像从来都是快快乐乐的样子,于是这个留学生就向他请教,怎么样才能保持快乐。
结果这位老人家是这么告诉她的:没有人能够永远快乐,快乐只是某个时刻,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让这样的时刻多起来。
的确如此啊。
就像我们在看别人的朋友圈,晒美食晒旅行晒自拍,好像大家都是过得很好很快乐的样子,而其实,我们只是看到了别人分享的他们的快乐时刻。
所以,要想做一个一直快快乐乐的人,就要有善于发现美好事物的眼睛和心。不要被那些发生过的不愉快蒙蔽自己的眼睛,占据自己的内心。那样活着真的太痛苦太累了,会把人逼疯,甚至走向死亡的。
情绪黑洞太过隐晦,终究,只有自己才救得了自己,而只有面向阳光,才能驱散阴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