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是第二次打开这部电影,也是我第一次完整的看完它。
上一次打开它,只看了几分钟,就关掉了。于是我错过了这样一部好电影,长达半年之久。
《摔跤吧!爸爸》让我惊喜,我又找回了小时候看到电影时的兴奋感觉。
1
前摔跤全国冠军,被迫放弃梦想,把梦想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三个女儿接连降生,生儿子梦与世界冠军梦一同破碎;女儿展现出战斗天赋,父亲发现女儿也能实现冠军梦;用严苛的方式训练女儿,与男孩子们比赛,参加地区比赛、省级比赛,一路打到了全国冠军;大女儿参加国家队,教练改变了训练方式,父亲感到自己被否定,愤怒,与大女儿之间产生了冲突与隔阂;大女儿按照教练的方法,在国际比赛中连连失利,小女儿按照父亲的方法夺得全国冠军;经二女儿帮助,大女儿与父亲冰释前嫌,父亲重新成为大女儿的精神导师和私下的教练;大女儿参加国际比赛,历经艰难,终于完成了世界冠军的梦想。
电影的节奏很紧凑,剧情推进简洁有力,没有拖泥带水。伴着欢快的背景音乐,剧情转换快速,点到为止,却又把故事讲得完整、生动。
2
虽然节奏很快,电影的细节却毫不马虎,使得电影有血有肉,显示出导演对人情世故的高度洞察力以及非凡的叙事功力。
例如,男主第一个女儿吉塔降生后,全村人一夜之间都成了生儿子的“专家”,向男主提供各种奇葩的生子秘方,二女儿巴比塔降生后,那些“专家”们纷纷解释说是男主执行不到位,并不是秘方有问题。村民们爱管闲事、迷信、八卦又煞有介事的样子,让人不禁想到,原来全世界的七大姑八大姨以及吃瓜群众都是一样的。
再例如,男主让女儿学摔跤,在保守的印度乡下显得惊世骇俗,街坊邻居议论纷纷,学校同学也肆意嘲笑她们;女儿们第一次参加当地的业余比赛,所有人都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甚至有许多猥琐男等着看女孩子们在摔跤中衣衫暴露;当女儿们过关斩将,一路向前,当初报以嘲笑的人,纷纷对她们肃然起敬。
男主对女儿们训练十分严苛,面对妻子的不解,他说:“我别无选择,当我选择教练这个身份的时候,必须放弃父亲这个身份”。但是,他深藏的父爱却在不经意时流露出来:女儿们反抗他偷偷跑去看婚礼,逃避训练,他怒气冲冲到婚礼现场,却只打了侄子,看了看女儿们,转身离去。晚上却悄悄地帮她们按摩腿脚。 成为国家队队员的大女儿吉塔与父亲训练理念不合,两人闹僵,吉塔离家时,父亲躲在阁楼悄悄看着她离去。抛弃了父亲的训练方法的吉塔比赛接连失利,她打电话给父亲,气愤的父亲在听到是吉塔的来电时,表情有一丝松动,当他听到吉塔泣不成声,脸上的冷峻立刻被慈爱取代……
影片还讽刺了印度体育系统。他们有的身为官员,却尸位素餐,对有天赋的运动员毫不关心,拒绝拨付经费;有的身为教练,却一心维护自己的权威,使用错误的训练方法,完全不顾国家荣誉。
3
梦想
男主为生存被迫放弃梦想,女儿们重新点燃了他的梦想。他有些强势、不讲道理地把自己的梦想加之于女儿们身上。最终,这个梦想在女儿们的身上实现了。又是一个守护梦想的故事。虽然故事很老套,但是梦想的力量真的很强大。当吉塔终于在最后几秒钟,靠着勇气、智慧与意志力,奇迹般地战胜强大的对手,印度国歌终于在赛场上空奏响时,相信没有人不为之动容。
虽然男主的梦想有些霸道,没有问过女儿们的意见,剥夺了女儿的童年。但是,联系到故事的背景,这份“霸道”也就可以理解了。
女性
故事发生在印度。印度仍然是男尊女卑十分严重的国家。这部惜墨如金的影片,给了一场婚礼五分钟的时长。婚礼上,到处是喜庆的人群,只有新娘一人面容悲伤。姐妹俩抱怨父亲训练严格,新娘却说“我羡慕你们有这样的父亲,至少他是真正关心你们”,而这位新娘,“生下来就跟锅碗瓢盆打交道,十来岁就嫁给不认识的男人,从此相夫教子过完一生”。可以说,摔跤是姐妹俩摆脱女性宿命的唯一道路。多亏了父亲的强势,她们得以走出那个落后的家乡,走上更高的平台,实现自己的价值。她们不但是为了自己、为了父亲而战,也是为了所有从一出生就被轻视、被束缚的女性而战。
就像影片最后,父亲说的那样:
看到那些姑娘了吗? 如果你明天赢了,你不是独享胜利果实,会有成千上万像她们一样的姑娘,和你一起品尝胜利滋味。是所有被认为不如男子的女孩们的胜利,是那些被禁锢在繁琐家务中的女孩们的胜利,是那些只能相夫教子的女孩的胜利。…… 明天,你是和所有轻视你的人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