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最近想通了一个道理,坚持做对的事情,才会越来越好。我们明明知道读书很好、锻炼很好却难得有人坚持读书,坚持锻炼。明明我们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懂得”和“去做”中间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坚持”。所以,立下了自己座右铭:日拱一卒,坚持做对的事情。
我虽然天资愚钝,但有自知之明。从小到大,如果说自己能取得一丢丢成绩的话,那完全是靠勤奋和运气。家境贫穷,却精神富有,自带“凡尔赛”属性,成绩不好却也能顺利念完大学,找得一份轻松工作。我这一辈子需要感恩的人太多了,在每一个阶段,每一段黑暗的旅程总能遇到一个带给我光明,拉我一把的人。奈何自己无德无能,也不能回馈你们什么,希望自己更加努力一点,更加争气一点,做一个你们帮助过但不曾后悔的人。
念书,工作,一切按部就班。其实自己一直在十字路口徘徊,没有清晰的目标,没有清晰地规划,时而想考公,时而想创业。清楚地记得朋友描述我的一句话: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确实就是这样,自知自己天资愚钝,竟成了自己懒惰的借口。举个例子吧,这些年想干的事情很多很多,比如练字、练吉他、健身、考证等等,我已记不清尝试了多少次了,但没有一次能坚持下来,总会由于这样或那样的东西而无疾而终,但这一次我是认真的。这样带来的一个不良的后果,极度不自信,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养成了拖沓的习惯,既不敢放开去嗨,也不会用心去学,白白在公司虚度了四年时光。
幸运的是,在迷茫时我又看到了一束光,这束光就是复利的希望。复利是什么?复利就是利滚利,坚持做对的事情,做对的事情又促进你做另外对的事情,如此良性循环,比如你今天锻炼,锻炼本身的好处就是本金,但锻炼后会出汗会多喝水,多喝水又促进你得胆结石的可能...这些都是复利,坚持做对的事情,你就会越来越好。所以想明白自己以后的道路,工作,投资,读书,锻炼。坚持认真工作,坚持学习投资,坚持每天读书,坚持每周跑步,简单四样事,知易行难。我今后将用一辈子来践行,培养一生的优秀习惯,希望自己能坚持下来。每周350页,每周20公里,每周写实盘周总结和读书笔记。
上周定的每天50页,每周30公里,如若完成,奖励自己一个蓝牙头戴式耳机。可惜,就完成了读书,艰难的跑步跑了20多公里,一方面确实缺水无法洗澡,一方面量可能大了一点,所以稍作调整,先观察。
《巴芒演义》是朋友介绍给我的,准确来说是一本关于价值投资兴趣启蒙的书。这本书350多页,每天50页50页硬生生被我干完了,之所以这样说,不是因为这本书有多难读,主要是我没有读书习惯,读书对于我来说,目前还不是一件享受的事。《巴芒演义》这本书用老唐的话来说,就是一部关于价值投资的百年历史,一代投资大师的精彩人生。所涉及美国著名投资人三十几位,尽管我读了两遍,还是囫囵吞枣,关上书,我连一半的投资人都叫不出。脑瓜里就剩下格雷厄姆、巴菲特、芒格、施洛斯...
尽管如此,我还是收获满满,当然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芒格了,用巴菲特的话来评价:查理,是我见过最有智慧、最成熟、最通情达理的人。用比尔盖茨评价:查理芒格,是我遇到过得最渊博的思想家。书中的芒格是我最想成为的人,他能赚钱,也能把钱花费在家人身上,他拥有5儿3女庞大而幸福的家庭,让人羡慕不已。书中的他,事业成功,兴趣广泛,对家庭和亲人负责且热心慈善。而巴神就不一样了,他天生就具有对金钱追逐的能力,从卖报纸到伯克希尔,一副伟大的蓝图一步步完成,他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却不是我最羡慕的人。
巴神的事业毫无疑问是成功的,但家庭就不敢恭维了,老婆出轨,子女也都没念完大学。显然,家庭有点被他忽视了,他建造了最伟大的大厦,但是最亲爱的人却没和他住在一起。他一生都在积累财富,所有的财富都用来回馈社会,但他自己确实一个极简主义,不在乎一切的外在的东西,钱仿佛就是用来生钱的,仅此而已。
这本书我学的更多的是投资,从巴菲特关注“关注企业现有资产清算价值”到“关注企业未来自由现金创造能力”,从烟蒂股到优秀企业,给我的投资之路指明了方向,伴随伟大的企业一起成长,慢慢变富,一生也许就只需要一支优质股,他有可能是茅台也有可能是格力,总之不断去研究企业,伴随他成长,这才是正确的投资之道。
最后,我还记得,老唐写在最后的话,“别瞅傻子,瞅地”。不用关注市场波动,关注农地产出,关注农地产出再投资。也就是关注企业的经营情况,企业留存利润再投资回报率。至于市场先生,我们等待他犯傻,等待他给我们一个好价格,这时便产生了超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