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茉莉,花色有白,有黄,有淡粉,还有最多的紫得近红,又红的不似紫的最普遍的紫红颜色。
因为花如茉莉而长大,其色多种易变,兼处处有之,生命力极强,因而又叫作野茉莉。
它开在傍晚的空气里,开得很旺盛,浓绿的,多得不得了的绿叶子,殷红的,像胭脂一样的,多得不得了的红花,这是汪曾棋笔下的样子。 因它在黄昏盛放,他把叫它做晚饭花。
而紫茉莉和晚饭花其实是同一种花。
它的种子,豆子般大小,黑色,圆形,上边遍布深色小细纹,像极一个个小地雷,故又唤作地雷花。
在《红楼梦》第四十四回中平儿被宝玉劝到怡红院理妆,有这样一段描写:平儿听了有理,便去找粉,只不见粉。宝玉忙至妆台前,将一个宣窑瓷盒揭开,里面盛着一排十根玉籫花棒,拈了一根递与平儿。又笑向她道:“这不是铅粉,这是紫茉莉花种,研碎了兑上香料制的。”平儿倒掌上看时,果见轻、白、红、香,四样俱美,扑在面上,也容易匀净,且能润泽肌肤,不似别的粉青重涩滞。……
这香粉便是捣去外壳后的紫茉莉花的种子做的,红楼六十回中“茉莉粉替去蔷薇硝”也是此物。
想起幼时,曾因好奇咬开过种子黑色的外壳,见到里面白色的内在,像极了薏米,也像极了茨实,心里浮现的念头便是:“能吃否?” 念想着一定是如红菱角般的粉糯清甜味道。却未曾想过,种子原来可以如此高雅。
听闻也可用紫茉莉紫红色的花朵的新鲜汁液点染嘴唇,作为胭脂的替代品,故古人也把它称之为胭脂花。
在二三十年前,在这个小城里,紫茉莉是极普遍的。家家户户几乎都有。因为容易繁衍,随便把一个小地雷抛进土里,只需水浇上水,很快,它会静静地生根,发芽,繁盛;静静地,便二三尺高;静静地,便枝繁叶茂,绿浓花艳。花谢了,新的种子又掉到土里,于是,周围便都成了紫茉莉的乐园。
而那时的人,一日三餐中极看重晚饭,极看重傍晚时一家大大小小,围桌而坐。 一日的交流,就在这一餐,一日的快乐,也浓缩在这一餐里,一日的疲惫,也在这一餐后散去。
紫茉莉便如同家常的小菜一样,总会在这时,默默地在窗外,在阳台,在墙角下陪伴。
在夏天凉丝丝的风中,在傍晚的空气里,在黄昏的阳光下,使劲的开着花,张着笑脸,花蕊也努力的伸长,吹起一个个小喇叭,在叶子堆里热热闹闹的叫嚷着,和我们一起喧闹……而孔夫子的“食不言”在我们世俗人中是不必遵守的,中国人的饭桌只要热热闹闹。
而这时,太阳的余晖还没散尽,洒在人身上,花众中,一切是那样的灿烂,是那样的温暖,大家都是乐呵呵的。
所以,我们都忘了它叫紫茉莉,它一直只是我们的晚饭花。
如今,这肆意生长的晚饭花早己在这个城市里难得一见,高楼里伺弄的多是娇气的多肉和折枝的插花,娇艳的百合,嫣然的玫瑰。
就像都市女郎的妆台前也不再会放置紫茉莉花香粉,代替的己经是进口的兰蔻,雅诗兰黛。
也许是人们不似从前一样,相聚都变得不容易,连大大小小的一家人围绕在一起晚饭的时间也变得奢侈。那晚饭花便也不再如从前般盛放了。
这样野蛮盛放的晚饭花也许再也不会见到了。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第12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