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桃李,爱生芬芳
——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策略四
刘惠敏
教育是艺术,更是心与心的交融,情与情的共鸣。没有真情的投入,就没有学生的真情回报。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人的感情是具有感染性的。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中,会引起共鸣,激起学生对老师的爱戴、尊敬之情,从而信任老师,并乐于接受老师的教导。所以作为老师要用饱满的爱去温暖学生,用耐心去感化学生,用真心去打动学生,用垂范去引导学生。将爱化作细雨精心浇灌,用爱和欢乐让芬芳满园。
班里有位“小名人”,爸爸去世,妈妈在外面工作 ,很少能回来陪他,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年纪大,也仅仅只是照顾他的生活,缺乏家庭的管教,使他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打架骂人,上课故意捣蛋,经常与同学发生“战争”,学习不积极,作业不完成……他成了班级管理的难点,也是其他老师都“不敢碰的刺头”。我知道这孩子表面上是个“坏孩子”,对什么事都不屑一顾,其实内心有强烈的创伤感和孤独感。他一件件地惹事,只因为在家庭中得不到正常孩子所享受的爱,于是就故意做各种“坏事”引起老师、同学、亲人的注意和关爱。所以迎合他的需要其实就是最好的教育。
课堂上,我会用激励性语言鼓励他每一点进步的表现,课下,尽量用更多的时间给他更多的陪伴。有时和他聊聊天,有时故意给他找点事干,让他自己觉得帮助别人很有成就感。有时我会悄悄地给他写一张卡片,上面罗列他的一些优点和一些鼓励的话,有时故意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表现,让他给同学们讲个笑话啊,给同学们做点小服务啦,交通安全课让他当小交警指挥交通等等,他没想到老师、同学们不但不笑话他还会给他点赞,自此,我们都惊喜地发现,他在各方面的表现都越来越好。
因为他的表现,了解到他也好长时间没见到妈妈了,于是我悄悄地请来了他的妈妈,在见到妈妈的那一刻他眼含热泪,头低的很低很低。我知道他已经感受到爱了,这比任何的说服教育都来得有效。看着他已泣不成声地扑倒在妈妈的怀抱。那一刻,我也有些眼涩,但嘴角却扬起了微笑。我知道我真挚的爱,已如春天的甘霖,洒进了这个孩子的心田。此后的他也确实变得再不像从前,而是积极、开朗、诚信、勇敢。
有哲学家说:“无论浪花是清或是浊,大海都会给予它们包容,所以成就了浩瀚无比的大海;无论岩石是大或是小,高山都会为它们腾出一席之地,所以成就了雄伟壮丽的高山;无论云彩是美或是丑,天空都会以博大的胸怀收容它们,所以成就了辽阔无垠的天空。”教育的过程就是爱与包容,用多种方式的情感沟通与教育,以爱传爱,以情传情,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团结的班级氛围,让学生感受班级的温暖,产生对班级的依赖,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热爱班级,他们自然会愉快和睦的相处、情绪饱满的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形成良好的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