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多年前,柏拉图曾经有一个著名的“洞穴寓言”。
一群人从小被囚禁在一个巨大的黑暗洞穴中,无法回头,只能看向洞穴深处。这些人唯一能看到的就是他们身后来来往往的人和物被火光投射到洞壁的影子。除了影子,囚徒们什么也看不到。当囚徒们看到一个影子,并听到洞壁反射的某个人的回声,囚徒们也会认为声音也发自影子。
某一天,有个囚徒被强迫转身,带出洞穴。一开始,这个囚徒试图逃回洞穴,这不是他熟悉的世界,阳光刺激得他眼睛发痛。
等他逐渐适应了,他逐渐认出了人和花的影子。随后,他看到了现实中真实的人和花。
花是什么样子?花的影子能告知的很少。而花的形状、花的色彩、花的味道,肯定能让这个囚徒终生难忘。
这个人对他以前的洞穴生活会作何感想?以前在洞穴中,囚徒们会对把来来往往的影子看得最清楚的那个人交口称赞。这个出来过的人对“洞穴”中的智者还羡慕吗?
这个囚徒再回到洞穴中,从光亮回到黑暗中一开始他不适应。那些一直呆在黑暗中的囚徒会认为:出去前他的视力是好的,回来视力却变坏了。离开洞穴实属徒劳无益。
柏拉图试图通过这个寓言暗示:我们大多数人是居住在洞穴的黑暗中,思想的认识是模糊的。知识的作用就是引导人们离开洞穴进入光明。
现实生活中,要简单的界定光明与黑暗也许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从乡村到城市,从此城到彼城,从中国到世界,从亚当•斯密的西方自由、市场经济到中国的儒家文化。每个人生来是如此的不同,很多人终生生活在相对自我的小环境中,习其所习、见其所见。每个人对环境、对自我的认知也必然不同。
但是,我们若能通过二千多年前的这个寓言认识到:由于我们绝大多数人生活在狭小的圈子里,对很多事件、现象的看法也往往囿于我们有限的阅历而流于惯性。那么生活中,我们将学会慎言而笃行。
互联网时代的一大特色就是信息的泛滥。朋友圈中常常看到有些人因一言不合而意气相争。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所习所见的现象尚未见得就一定有准确的判断,更遑论有些听闻而来的只鳞片甲。
或许我们更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去吸纳。有知识的人往往更谦虚。
重温柏拉图的这个寓言,即使在互联网的时代,或许我们不妨静下心来重回书屋,再读一读万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