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新闻:[7旬母亲想看柳江峨眉山,儿子租直升机带她圆梦] ,此孝心之旅成了热闻。虽不是感天动地,但真真的暖了心。当然也有许多网友质疑朱建军是在炒作,我却觉得炒作也好,不炒作也罢,重要的是他的确让老母亲开心了。
我在心底里为母亲的儿子朱建军竖起大拇指的同时,也蹦出了很多问号
我妈想看哪?如果我妈想看峨眉山,我什么反应?怎样回应?我肯定心里泛起涟漪,然后听听就过了。因为就算我妈还未老,有精力看,有力气爬山,我也没钱没时间带她去,更别说租个飞机了。
很现实又很打脸的问题:好多时候我们不是不想孝顺父母和爱我们的亲人,而是没那么大能力。
就好比我爷爱看书,文学经典还是天文地理,散文杂谈还是军事纪实,他都爱看也看的懂。好不夸张的讲,他老人家到了出口成章的地步。如今年过七旬老花眼,没办法呀,看会儿再歇会儿,歇完还看不清,爷就开始嘟囔:要是年轻些就好了,要是有钱买更多的书就好了。
他老人家是一农村老头,可心思完全不只在种地收粮,他更爱关心国家大事,读书写字。
县里就一家新华书店,常年不打折,我爷去看完舍不得买或者就买一本。他晕车厉害,就蹬两个半小时的自行车去县里,累的满头大汗,还说没关系当锻炼身体了。
对我爷,真心是爱的深,愧的也深。
我因为上学和工作,常年不在家,爷爷喜欢书我就从网上买寄给他,一次六七本,可就算知道他喜欢什么类型的书,终究是不是他自己挑,常常买不好。
书到一周后,给爷打电话,爷说:“这书太好看了,还有两本我就看完了。”你可能有点惊奇看的好快,但我一点也不,因为一本书他一两天就啃完,除了吃饭睡觉都在看。再一周再打电话,问我爷在干嘛,我奶接的:“你爷不在家,估计是书看完又坐不住了。嫌新华书店不够大,非得找找看有没有图书馆”
不用问,我爷又蹬自行车去县里了。不过县里真没有图书馆,就算有也小的可怜。
而我所在的这个一线大都市,图书馆藏书无数,很大很气派。
如果爷在这里,肯定天天去去图书馆。书天天看看不完,他会特别开心。只是我没能力把我爷接过来住,亦没能力在老家给他开个书店……
爷常说:有这份孝心我就心满意足了,不用老给我买书了,你那点工资自己留着花。
常言道:父母在,不远行。我们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离开家,离开爸爸妈妈和别的亲人。
种种心酸与无奈。我们不是不知道他们的小心愿,亦不是不想完成他们的小心愿。不是不想家,而是不能常回家。
因为:路太远,钱不多。
爸妈爱你付出一生,送你远行,助你追梦。就算想看处风景也只是自己嘟囔随口一说。不会特意说:“儿子/女儿,带妈看看吧。”
若能懂得你妈的心意,又能带她实现,那再好不过,若能懂得你妈的心意,却没能力带她实现,也不要难过。
我们没有朱建军包飞机的能力,却可在生活的点滴成为你妈最贴心的子女。
有时孝顺这件事,有时也无关乎能力,没能力也行。
汉文帝亲尝汤药是《二十四孝》里的一个故事。刘恒的母亲患了重病,一病就是三年,他亲自为母亲熬药,日夜守护在母亲窗前,每次看母亲睡了才趴在床边睡一会儿,天天熬药还不算,每次熬完都先尝一尝,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当然也可能汉文帝担心不亲自熬药尝药,药会被后宫心机女投毒。哈哈,允许我开个玩笑)
我们总觉得自己学习忙、工作忙、生意忙、事情多。但是你再忙总忙不过汉文帝吧?一国帝王,日理万机,奏章千百万,就这样还亲自照顾母亲。所以没时间,有时候是种借口,不关乎你有没能力。回头想想,没能常伴父母左右又没能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在身边侍奉,是不是愧疚不已?但趁父母健在,好好爱他们,以免之后追悔莫及。
愿我们,都能在爸妈的有生之年,完成他们的小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