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班的第三天,顺利完成了本学期的校级公开课。因为临时换了课题,昨晚才把教学设计和课件整理出来,一夜几乎没睡,早晨四点多醒来,熟悉一下教学流程。六点进教室,在班级电脑上试用课件,一切正常。等待孩子们入校的时间,练习了一下板书,整理了一下班级卫生。一切完毕后,用无生上课的形式试教一遍。时间过得很快,安静的校园渐渐变得热闹起来。孩子们络绎不绝走入班级,晨读课后,开启今天的公开课教学。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安排了四篇神话故事,分别是《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四个故事的想象都极为丰富且奇特,气魄雄伟且宏大,用极富想象力的文字解释了关于天地、人间的“大事件”,是中国古代神话和古希腊神话中的经典。本单元以神话组织单元,是继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三年级下册寓言单元之后,第三次以文体组织单元。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在三年级“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基础上的提升,也为本册第七单元“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做准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学段的目标提出:“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神话故事往往语言优美凝练、生动形象,富有强烈的形象感、节奏感。学习中,要引导儿童反复朗读和品味,感受神话故事语言的精妙,学习复述故事。本单元的第二个语文要素是“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一单元专门安排神话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神话的特点,帮助学生形成对神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神话故事里有很多超越现实的神奇幻想,往往在这些瑰丽的想象中寄托着古代人民对世界的美好向往。要通过朗读和想象,感知故事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发现神话的文体特点,体会古人的美好情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文本解读:继《司马光》《守株待兔》之后,《精卫填海》是本套教材中的第三篇文言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故事讲述了一个神话故事: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而亡,化为精卫鸟,衔来西山木石填塞东海。故事塑造了精卫坚韧执着的形象。课文极其简短,只有两句话。第一句交待故事的主要人物及身份。第二句前半部分交待了填海的起因,后半部分是故事的重点,写了精卫填海的经过,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来填塞东海。精卫坚韧执着的形象跃然纸上。《精卫填海》充满了神奇的想象,与本单元的《盘古开天地》一起,既为学生进一步了解神话故事神奇的想象提供了范本,又为“快乐读书吧”《很久很久以前》做了铺垫。
教学文言文,对于小学生来说,过度的讲解会削弱文本的魅力,“读”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整节课以板块活动进行设计,因此条理比较清晰,学习目标逐步推进。
板块一:走近神话,引出课题
板块二: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板块三:读通内容,练习背诵
板块四:展开想象,讲述故事
板块五:读懂精神,感受形象
板块六:推荐阅读,布置作业
下午最后一节课评议,尽管我很诚恳地请求大家指出不足,提出好的建议,但多数老师仍然是高唱赞歌,说了很多优点。回家后,重新看了一下录制的视频,很多问题便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第一、语速较快,缺少一点从容;
第二、是不是?对不对?怎么样?这样的小问题非常零碎,整节课的语言缺少一种相对的完整和顺畅;
第三、喜欢在教室走来走去,说话缺少一种稳定。
第四、整节课缺少安静思考的时间。
有点累,非常困,简要梳理一下今日反思,不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