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在一个以乐器为修行法器的学校里,里面都是认真修行的少年们,但因为各自修行的乐器不同而分成了水火不容的两个派别:民乐派和西洋乐派,看似平等的两个派别实际上有着微妙而清晰的阶级分化。
以西洋乐派为主的钢琴,提琴,长笛等始终占据了学校的强大资源,排练厅给他们,交响乐团表演机会给他们,就连开大会的时候作为都以西洋乐派为前列。
而以民族乐器为主的扬琴,古筝,二胡等却并没有同等的地位,民乐团被解散,自发排练也只能等西洋乐团结束后,偷偷摸摸在半夜进行,最让人沮丧的是,这一切其实都被大家默默地接受着。
西洋乐嫌民乐土,民乐嫌西洋乐装。总的来说,西洋乐好像总是高人一等。
这一切,直到,一个敲扬琴的小师妹喜欢上了一个弹钢琴的师兄,这等跨种族之恋,从来就没有成功的时候。可是小师妹不信这个邪,她非要去和师兄培养培养感情,师兄抬着高傲的头,说了一句“扬琴,也算是乐器么?”将她一下子打入了黑暗中。
但是,这个中二少女不服输的民乐之魂也熊熊燃起了。
扬琴,自明代从波斯传入中国,和钢琴同宗同源,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都是击弦乐器,凭什么要被看不起?
小师妹决定组队打怪证明自己,奈何同级师兄妹都百般推辞,她只好去找一个神秘的民乐寝室,该寝室坊间传言乃活在二次元中,从不与人类交流,但是她们都只有着高超的民乐技艺。小师妹只能以自己每月吃吐为她们添置手办的协议终于拉到了队友,一场事关民族荣誉的乐器之战就这样燃起。
后面的剧情,我不想剧透,因为该寝室有一个诅咒叫做“剧透死全家”,希望各位小伙伴们进影院自己参详。
博主阿郎看电影说:《闪光少女》有一种令人舒服的当下性,很多青春片为了体现洋气,从校服到生活方式,都不洋不土,对于观影者真正的青春隔着一条记忆的鸿沟。而在这部电影里的老师是老师,同学是同学,说话是当下少年说话的方式,精神状态也是时代的折射,没有那么高大全,也没有那么颓丧,是刚刚好的,热气腾腾的青春。
没错,在看电影过程中,我一会儿被笑哭一会儿泪目到燃,所有笑点都自然而不造作,(什么在琴房里用饮水机刷火锅啦,用卷发棒烤肉啦)就是我们曾经青春的样子,也是现在还青春的少年们的样子(迷恋二次元从来就没有什么好诟病的,不懂就批判才一点也不酷),所有泪点都猝不及防,没有刻意煽情,却带着隐隐的热血燃烧。
太多的镜头让我回忆起自己的大学时代(本作者阿碗碗同学本科毕业于钢琴表演专业,你不要问她为什么现在搞文学创作,因为她就是这么有才华),那时候我也在琴房和教室之间奔跑,练习乐器带来的快感,呈现出完整作品带来的震动远远大于练琴的痛苦,在合唱团里看着十行五线谱的日子也非常带劲,总之那段青春里留下的,大概是能够受用一生的艺术审美。
乐器到底是怎样一种存在呢?
以前导师说过,人类语言的尽头,就是音乐,它无需任何语言的媒介,只靠声音的震动就能够让人心头微颤。
会一门乐器的人,是幸福的。
能够以乐器为傍身技艺的人,是帅气的。
就像电影中的千指大人,明明是一个女孩子,可是十个手指在古筝上翻飞,炫酷带劲,一曲磅礴大气的古风就徐徐呈现,让人分分钟想嫁。还有最终对决中出现的那一支唢呐,百鸟朝凤既出,谁与争锋,连野蜂飞舞都可以完美消化的西洋乐,却无法细腻而迅速地模拟出百鸟争鸣。
乐器到底是怎样一种存在呢?
一开始小师妹只是为了证明扬琴并不比钢琴差,后来发现师兄并不喜欢自己,即使证明了也没有用,她就放手了。但真正的热爱怎么可能只是说说而已。学乐器的孩子们都是这样开始的,因为妈妈未完成的音乐梦,爸爸想要曾成为乐手的夙愿,又或者是希望孩子有气质有文化有内涵,我们在年幼的学习时候只知道它是什么乐器,却没有懂得它的真义。
所以你要坚持,你要等,你不能急,你要直到没有什么能够一蹴而就。
直到有一天,你发现了在乐器背后更大的音乐世界,一个可以和大师留下的作品对谈,可以只靠旋律就的世界。那时候你会发现,乐器不仅仅是器,你所练习的技巧也不仅仅是术,只要你真的仔细聆听过,当不同的声音流淌过耳边的那一刻,你会有大道从心中升起。
艺术,从来就不是高高在上的摆设呀,它是生活的治愈。就像电影中的二点五次元在排练的最后二十分钟给老爷爷伴奏唱唱小曲,却得到了编钟,得到了最后舞台上的那低沉吟唱,得到了那些小朋友随音乐跳动的喜悦,直面音乐的少年们最后发现,其实一切音乐也在回抱他们。
电影结束的那个画面,预示了未来将有更多,更多,热爱音乐的少年们开始修行。那,就是我们的青春。
好了,那么最后问题来了,以后要是我当了妈,应该让娃学西洋乐还是民乐呢?
哎,算了,生两个让他们中西合奏吧,就这样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