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釜山行》,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搜了好多影评,都是讲人性居多。
那我就来讲讲影片的基调——爱和救赎。
秀安对爸爸说:“就是因为爸爸总自私地想到自己,所以妈妈才会离开的。”但纵观整部影片,都呈现出了爸爸对秀安无私的爱。有要求,就答应(坚持要去釜山);有危险,就冲上前去救秀安,不管自身安全与否。
关于父亲石宇。以前我们总说,母爱是柔情的水,父爱是沉默的山。但整部影片为我们表现出的父爱不仅如山般沉稳,也如水一般灵秀。最后感染病毒的父亲掰开秀安的手哭着离去,在车厢尾部流泪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出他是非常纠结的,不知道是我的误解还是孔刘给自己的表情姿态加戏太多,我甚至还察觉到了一点儿懊悔的意味。懊悔对女儿照顾得太少,也懊悔为救人牺牲了太多甚至牺牲了自己。
关于秀安。是一个懂事的女孩,也是一个有主见而勇敢的孩子。坚持要去釜山见妈妈的时候,劝诫父亲要替别人着想的时候,面对丧尸不畏惧并渴望救更多人的时候等等,她少言但对世界充满好奇,她年纪小却对他人满怀同情。一个孩子的力量是弱小的,但她完成的救赎却是巨大的。秀安救赎了他的父亲(从自私到无私),更是在影片最后用天真无邪的歌声为自己和孕妇盛京得到了他人救赎和自我救赎。
关于胖大叔尚华,他是影片中形象反差较大的人物。第一次出镜时对妻子低声下气的模样,让人原以为是个贪生怕死的次次要配角,没想到后来竟是“突出重围”战场的主力。我想这不仅是爱的力量(我爱你所以让着你、呵护你),更体现了高手在民间、面对危险挺身而出的正义精神。
关于盛京。怀着对她随时会生产的担忧,看她一路披荆斩棘撑到了釜山得到救援,就算大哭,就算狂奔,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都没有影响到肚子里孩子的存活。这是一位“史上最能跑的孕妇”,孕育了一个即将出世的孩子。和《釜山行》前传动画片《首尔站》不一样,本部影片的结局没有意外的遵循了主流价值观,让象征希望的孕妇和小孩存活了下来。
关于高中生。高中生英国虽然年纪小,却不顾危险地跟在大叔身后开辟救援的道路,却因为眼前的丧尸是之前的同伴而无法下手。最后他放弃逃离的机会,陪在真熙身边哭着说对不起。女生真熙不管列车上他人的冷漠,毅然决定跟英国一起被隔离。不管是英国还是真熙,都体现了90后重感情的一面,渲染的是90后的担当。悄然间我们90后已不再是众口铄金的时代蛀虫,而是能传递爱和正能量的社会主力之一。
关于列车长。是很平凡的一个人物,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人物。用中国的话讲,他象征了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种螺丝钉精神,干一行,爱一行,敬一行,精一行。他的使命就是将乘客安全送抵目的地,而这里列车长的使命则是将乘客送抵安全目的地。他本可以自己独自离开,但还是冒着危险下车拯救金常务却反被金常务背叛,当做诱饵推向了丧尸。虽然最后他没有救到别人也没有救出自己,但不论如何,他都是正义的代表。
关于金常务。电影中大反派的代表,说是反派,其实也不过是将常人的自私放大了许多倍。从不顾他人生死强烈要求列车前行开始,自私的心态和行为一步步展现而最终表现到极致——鼓动众人将历尽险阻救人的石宇一行隔离,将真熙推向丧尸,将列车长推向丧尸……“我不想死,请你带我回家。”哪怕后来他因感染病毒而显得有些可怜,也难以磨灭观众对他无限自私的愤恨之情。
关于流浪汉。畏畏缩缩的样子,一开始设定为无足轻重、贪生怕死的角色形象,但最后在倒下的车厢缝隙中拼劲全力为孕妇和秀安挡住了丧尸的袭击。他也不想死,和自私的金常务不同,流浪汉没有将自己的生死放在第一位,比起自己,他更不想孕妇和小孩死去。于是决定用自己完成了这一次的救赎。
影片没有特别多煽情的镜头,但许多场景都让人内心受到冲击而想要流泪;没有太多讲道理的语言,但每一个剧情都让人沉思。
赢得了三个车厢的丧尸,却输给了一个车厢的人性:比丧尸更可怕的是人性的丧失。
虽然可惜,但除了有为90后正名而带来的好感,还有整部影片给我们灌输的爱和救赎之精神,以及给我们传达的正义的力量。
前面没有光亮,但未来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