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务,很烦有没有?
日复一日地买菜,做饭,洗碗,洗衣,晾衣,叠衣,拖地,打扫卫生……对于不擅长做家务,又不太喜欢做家务的人来说,是件很苦恼的事,也是一件很折磨人的事。
在我的认知里,家庭主妇就应该要做好这些啊。上班的时候,特别羡慕家庭主妇,不用上班,大把的自由时间,工作好辛苦,好没有自由啊!
那个时候向往家庭主妇的日子,当有机会做家庭主妇时,犹如困在笼中的小鸟突然被飞,有了自由……对家庭主妇的一天,充满好奇,也干劲满满,可是一天两天,日复一日,热情减退,做的饭菜不太可口,家务也不知道从何处干起,忙碌了一天,回头看看,好像没做什么啊,时间怎么就没有了呢?
一点成就感都没有!工作还可以忙里偷闲,还可以有同事聊天,完成一项任务还能有成就感,每天充实,可家庭主妇的日子,每天陷入柴米油盐酱醋,重复劳动中,自己逐渐生出怨言,怎么我付出这么多,就没人看见呢?
家务,是个无底洞,吞噬着家庭主妇的时间,不知不觉中,看不到时间流去了哪里。
开始琢磨,怎么做家务,怎么转换心情去做家务。当人开始思考的时候,转折点就会来到你身边。
第一个转折点:放下分别心,享受当下做的事。
一天边洗碗,边讨厌,又要洗碗,好烦,好烦。这个时候听到樊登说,我们都是带着分别心来做事的,比如洗碗。洗碗你可以心怀不满地去洗,也可以专注地,感受水流经手指,刷洗碗筷的感觉,专注那个当下,享受着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看着碗一点点从脏变干净,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事。
那个时候,懂了,不要地带着分别心就去做事,要做就心甘情愿地去做,享受着当下所做的事。
从洗碗开始,逐渐到拖地,洗衣,做饭,我慢慢转换心情,享受着去做这些事,去照顾好先生和孩子。
第二个转折点,让家务时间可视化。
改变了做家务的心境,就会花时间琢磨,怎么做事效率高。
第一步分解目标,记录时间。
比如,以前觉得拖地好烦啊,要花好多时间,可专注去做,只是想着把地变干净,用计时器去记录单项任务的时间,发现原来拖一次地也就15分钟!擦个桌子也就5-7分钟,整理床铺也就2-3分钟,脏衣服收集分类也只要10分钟,买菜做饭洗碗最花时间,一天要3个小时左右。
这个方法得益于读书营郑昊老师的分享,记录每天的时间,精确到分,这样对可以对时间的敏感度越来越强,时间的颗粒度也越来越小。
第二步,拆分任务重组,统筹安排。
每天就会很清晰每项任务花费多长时间,我可以怎么做,怎么提前规划,拆分任务重组。
以前我特别怕做面食,尤其是做馒头包子,觉得特别耗费时间,有时候为了做馒头包子,半天时间就没有了,一天做完这件事,什么事都不必做了。
可现在不同了,我想到要做馒头这件事,就会在看书前把面粉放到面包机里和面发酵。买菜时顺便加工好肉糜,看书学习累了休息时去洗菜,做些晚饭准备工作。听书时拖地,晾衣时候伸展身体……收拾整理都穿插着学习的空隙里,每天安排好,做事效率大大提升,自己对自己的满意度也提升了。
做包子,烙饼,这件在我看来有些难度的事,拆解步骤,竟然可以轻松完成。现在每隔两天就做给家人做一次。熟能生巧,越做越轻松,也越做越好。看着松软的馒头包子,心都被治愈了。
第三个转折点:家务中的治愈效果
看着自己蒸出的包子馒头,松松软软,心满意足,这时想到我已离开多年的奶奶。
想起奶奶曾经的担心,奶奶常说,“女孩子家家的,不会缝衣服,不会杀鱼杀鸡,不会做家务,将来可怎么办哦!”
奶奶一定想不到,现在这些女孩不会这些,真的没关系。奶奶一定也想不到,自己担心的孙女,正慢慢地,认真地学着家务……
想到奶奶,心里是暖的,也是酸的。奶奶最疼我,可我陪伴奶奶的时光有限,以为大学毕业,工作挣钱了可以孝敬奶奶,可奶奶在我大学毕业第一年就因病走了,而且我还没有见到最后一面,跟她说说话……这么多年了,真得挺想奶奶的。
如今一锅馒头,让我深深地思恋起了奶奶,好想对奶奶说,在家务里,您的孙女慢慢长大了,您不用担心了。在另一个世界里,可以放心地过您想过的生活,去旅游,到处看看……
虽然38岁了,可从未觉得自己长大,好像还是个孩子。然而从正视家务,用心去做家务开始,我感觉自己慢慢成熟了。
从未想过一锅馒头会让我想这么多,我知道因着家务,我的心智成熟了一些。
家务,繁琐,琐碎,可里面藏着智慧,接纳,用心才能发掘。
带着一颗好奇的心,一颗精进的心,努力做当下的每一件事,家务如此,学习成长亦然!
现在,家务一点也不烦,有没有?
带着愉悦的,探究的心,对待家务,开启我的探究之旅。